東盟的意思、東盟的詳細解釋
東盟的解釋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盟的解釋 盟 é 舊時指宣誓締約,現指階級的聯合,國與國的聯合:盟軍。盟友。同盟國。盟約。山盟海誓。 指結拜弟兄:盟兄。盟弟。 中國内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單位。 發(誓):盟誓。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東盟(Dōngméng)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的簡稱,是由東南亞地區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區域性合作組織。以下從漢語詞典定義、發展曆程及核心内涵三方面解析:
-
漢語詞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将“東盟”定義為“東南亞國家組成的區域性合作組織,以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合作及地區和平穩定為目标”。其英文縮寫ASEAN在國際事務中廣泛使用。
-
發展曆程
- 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籤署《曼谷宣言》,标志東盟成立。
- 1984年文萊加入,1995年越南、1997年老撾與緬甸、1999年柬埔寨陸續加入,形成“東盟十國”完整架構。
- 2007年《東盟憲章》籤署(2008年生效),賦予東盟法人地位并确立制度化合作框架。
- 核心内涵
- 宗旨:遵循《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共同安全、共同繁榮”為原則,推動成員國政治互信、經濟一體化及社會文化交流。
- 合作領域:包括貿易自由化(如東盟自由貿易區)、災害管理、氣候變化應對及教育合作等。
- 國際地位:截至2025年,東盟GDP總量超4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與中國、日本等籤署多邊合作協議。
參考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東盟憲章》官方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東盟(Dōng Méng)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英文為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性質
東盟是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其宗旨是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和平、穩定與經濟繁榮,并通過多領域合作強化區域一體化。
2.成員國
目前東盟共有10個成員國:
- 創始國(1967年):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
- 後續加入:文萊(1984年)、越南(1995年)、老撾、緬甸(1997年)、柬埔寨(1999年)。
3.組織目标
根據《東盟憲章》,核心目标包括:
- 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推動無核化;
- 建立共同市場,實現貨物、服務、資本和人員自由流動;
- 縮小成員國發展差距,促進可持續發展。
4.規模與影響力
- 地理與經濟:總面積約449萬平方公裡,總人口6.6億(截至2019年),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和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 總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5.與中國的關系
2021年,中國與東盟正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雙方在貿易、投資、文化等領域合作緊密。
補充說明
“東盟”一詞主要用于國際關系、經濟合作等語境,其縮寫“ASEAN”在英文文獻中更為常見。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百科或官方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
安饒辨彰蛂蟥臂有四肘不知所以采拮材武車船處館辭靈湊手不及殿省疊穎莪蒿豐薦風激電飛梗強公疇诟疾官名關思還反輷鞫殷殷黃箬環遊化心糊糊火眼金睛焦油解牒急驚列繼美鏡花經師人表頍弁藍青官話梁山伯琳琅觸目漏斷寠夫綠茵茵拗别睨眴前敵扡子手戚家侵早曲迂日全食殇宮殇殀始末天報梯隊妥首帖耳跎子罔替蜲娜危惴向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