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ginning and end]∶[事情]從頭到尾的過程
事件的始末
李四爺見到 祁老人像見了親弟兄,把前前後後始末根由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老舍《四世同堂》
(2) [throughout]∶始終
始末不渝
(1).始終,首尾。《晉書·謝安傳》:“ 安 雖受朝寄,然 東山 之志,始末不渝。” 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夫人樞機之發,亹亹不窮,必有徐音足句,為其始末。”
(2).首尾經過;底細。《梁書·徐勉傳》:“既立墅舍,以乖舊業,陳其始末,無愧懷抱。”《新唐書·武平一傳》:“ 日用 謝曰:‘吾不知,君能知乎?’ 平一 條舉始末,無留語。”《紅樓夢》第一二○回:“ 賈政 昨晚也知 巧姐 的始末。”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 李四爺 見到 祈老人 ,像見了親弟兄,把前前後後,始末根由,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3).猶生平。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 枏 録公始末如此,題曰‘歷官次序’,來求銘,而其行事闕焉。”《四庫全書總目·雜家五·石林燕語十卷考異一卷》“故 汪應辰 嘗作《石林燕語辨》而 成都 宇文紹奕 亦作考異以糾之”原注:“案: 紹奕 始末無考。 嘉定 中有樞密使 宇文紹節 ,疑其昆弟。”
“始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ǐ mò,主要含義如下:
事情的全過程
指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經過,包括起因、發展和結果。例如:“他詳細講述了事件的始末”()。
始終、首尾
強調從頭到尾的連貫性,如“始末不渝”(指自始至終不改變)。
底細或原委
常用于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例如:“陳其始末,無愧懷抱”。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權威語文類網站。
始末(shǐ mò)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事件或故事的始終情節。它可以表示事情的起始、發展和結局,也可以代表一個事物的前因後果。
始末的拆分部首是“女”和“至”,其中“女”是左邊的部首,表示“女性”;而“至”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到達、極端”。它的總筆畫數是7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文化,最早是出現在秦漢時期的古籍中。在中文演變過程中,有些字在寫法上發生了改變,始末也是其中之一。
在繁體字中,始末的寫法和簡體字稍有不同。它的繁體字形為「始末」,其中的「末」字在繁體中多加了一個「木」的偏旁部首,而簡體字則省略了這個部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差别,始末在古代的寫法為「㐆」,其中的「㐆」字在構造上與現代的「至」有所區别,但字義基本相同。
一些常見的以始末為詞根的組詞包括:始終、起始、發端。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項目的始終,表示整個項目的起始和結束情況。
與始末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來龍去脈、經過、過程。這些詞都強調了一個事件或情況的發展過程和結果。
始末的反義詞是:開端、開頭,這些詞表示一個事件的起始階段,與始末相對應。
一句例子:這個故事的始末讓人感慨萬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