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滌濯的意思、滌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滌濯的解釋

洗滌。《周禮·天官·冢宰》:“及執事,眡滌濯。” 鄭玄 注:“滌濯,謂溉祭器及甑甗之屬。”《文選·張衡<東京賦>》:“滌濯靜嘉,禮儀孔明。” 薛綜 注:“滌濯,謂洗滌也。” 唐 歐陽行周 《回鸾賦》:“雰霾掃蕩于寰區,塵埃滌濯乎皇都。”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安慶府學狐》:“秋祭前數日,滌濯籩豆,預備祭品,陳列 明倫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滌濯(dí zhuó)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滌”和“濯”兩個同義字組合而成,均表示清洗、洗滌之意。該詞屬于書面用語,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正式語境,強調徹底清潔的動作或過程,常帶有清除污穢、煥然一新的引申義。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清洗、掃除。《說文解字》釋:“滌,灑也。” 引申為清除雜質、淨化身心,如“滌除玄覽”(《道德經》)指清除雜念以觀照大道。

  2. 本義為洗滌。《孟子·離婁上》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指用水清洗冠帶。後擴展為光明、顯耀之義,如“濯濯”(明亮貌)。

二、詞義與用法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滌濯”為“洗滌”,并引《周禮》“共其滌濯”為例證,強調其古雅莊重的語體色彩 。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标注該詞屬同義複用結構,常見于先秦兩漢典籍,後世多用于儀式或哲理表述 。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保留

現代漢語中,“滌濯”的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學術論著、文學創作或仿古文體中,仍保留“徹底清潔”的本義及“精神淨化”的隱喻功能。例如:

“曆經戰火的城市,亟待滌濯血污,重歸安甯。”


參考文獻來源(基于權威辭書與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

“滌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含義
    “滌濯”指洗滌、清潔,本義為用水和洗滌劑去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如清洗祭器、衣物等。兩字均為動詞,“滌”側重清除污漬,“濯”強調沖洗動作,組合後強化清潔的意象。

  2. 文化背景與引申義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于禮儀場景,如《周禮》記載祭祀前需“滌濯”祭器,體現對儀式的莊重态度。後引申為淨化心靈或社會環境,如唐代歐陽行周《回鸾賦》中以“滌濯皇都”比喻掃除塵埃、煥新氣象。

  3. 例句與用法

    • 原義:“秋祭前數日,滌濯籩豆,預備祭品。”(清代袁枚《續新齊諧》)
    • 引申義:“滌濯靜嘉,禮儀孔明。”(漢代張衡《東京賦》,強調禮儀的潔淨與莊嚴)

“滌濯”兼具具體清潔與抽象淨化雙重含義,常見于古典文學及禮儀描述,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書面或修辭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抱磿不穩草酌差距茶末誠懸嗤之以鼻道牀大庭對鍼發迹變泰藩捍藩牆犯由牌發外飛羽改柱張弦過醆合慶合眼摸象覈正齁鼾壞死加爵蹇歰驚眠劇路據險恐怕媿汗闊朗諒暗連牆漣紋蠡城攏身賣官販爵綿天瞑思苦想密石木塞女儈偏辟評閲貧細婆猴伎青藜學士群起而攻之瓤子揉錯搔頭弄姿省吃細用時不我待順天應人缇室同律頭上安頭吳歌先芬徙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