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磿的意思、抱磿的詳細解釋
抱磿的解釋
抱持名版,查點執绋人數。磿,古代送葬時記執绋人姓名的版。《周禮·地官·遂師》:“大喪,使帥其屬,以幄帟先,道野役,及窆抱磿,共丘籠及蜃車之役。” 賈公彥 疏:“執綍之人,背碑負引而退行,遂師抱持版之名字,巡行而校録之,以知在否,故雲‘抱磿’也。”
詞語分解
- 抱的解釋 抱 à 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 圍繞,環繞:山環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後面毗連的小房子)。 胸懷願望,志向:抱負。 心裡存着,懷有:抱怨。抱
- 磿的解釋 磿 ì 石聲。 古同“曆”。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抱磿”是古代文獻中出現的詞彙,其含義與特定禮儀場景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
基本釋義
指在喪禮儀式中,負責執掌名冊并核對人員的行為。根據《周禮·地官·遂師》記載,喪禮時需“抱磿”,即“巡行而校録之,以知在否”(賈公彥注)。這裡的“磿”通“曆”,意為名冊或記錄,因此“抱磿”可理解為持名冊逐一核查執绋(牽引靈柩)的人員是否在場。
-
具體語境
該詞出自《周禮》對喪葬流程的規範:“大喪……及窆(下葬)抱磿”,描述遂師(官職)需懷抱名冊,在墓地巡視核對人員,以确保儀式順利進行。
-
延伸說明
- 字形考據:“磿”本指石磿(石磨),但在古代文獻中常假借為“曆”(名冊),屬于通假用法。
- 使用範圍:該詞屬于生僻古語,僅見于《周禮》及相關注釋,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使用場景。
提示: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周禮》原文及漢唐注疏(如鄭玄、賈公彥的注解),或參考文字學工具書如《說文解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磿(bào lí)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緊緊抱住一塊石頭”。這個詞的部首是手部(扌)和石頭(石),它的筆畫數是11畫。
《抱磿》一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它最初來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人非常喜歡一塊石頭,因此他經常抱着這塊石頭睡覺。後來,這個人經常與人交談時就說自己“抱磿”,意思就是他心裡始終想着這塊石頭。
此外,抱磿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抱磿這個詞的基本形态并沒有改變。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抱磿這個詞的含義。比如,“他對這塊石頭情有獨鐘,總是抱磿不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此人深情地喜歡着這塊石頭,無法割舍。
關于抱磿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目前并沒有明确的相關詞語。抱磿作為一個獨特的詞語,它特指緊緊抱住一塊石頭的動作,沒有其他類似的詞語可以進行替換。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抱磿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