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燈會元·夾山會禅師法嗣·洛浦元安禅師》:“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這箇是,即頭上安頭;若道不是,即斬頭求活。”意謂禅宗意旨應該頓悟,一切思量分辨猶如“頭上安頭”都是累贅重複,多此一舉。後因以比喻累贅多馀。 宋 黃庭堅 《拙軒頌》:“何況頭上安頭,屋下蓋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學而篇六》:“固不必就上面一截起論,為頭上安頭之説矣。”
“頭上安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óu shàng ān tóu,字面意思是在頭上再安一個頭,比喻事物重複、多餘,或行為多此一舉。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不僅用于具體事物(如建築、文章結構),也可形容抽象概念(如制度、流程)的冗餘。其核心思想與“大道至簡”相通,倡導去繁就簡的智慧。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景德傳燈錄》《拙軒頌》等文獻來源。
《頭上安頭》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在頭上增加額外的包袱”或者“承擔額外的負擔”。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在本已繁忙或者壓力重重的情況下,再增加一項額外的任務或困難。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忙得不可開交、承擔壓力較大的情況。
《頭上安頭》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毛字旁)和“冖”(宀字旁),筆畫為10畫。
《頭上安頭》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傳說中的一個故事。
《頭上安頭》的繁體字為《頭上安頭》。
古時候漢字寫作《頭上安頭》。
他已經在工作上非常忙碌了,現在又被安排了一個新的項目,真是頭上安頭。
1. 腳下生風:形容行走的速度非常快。
2. 腰纏萬貫:形容財富非常豐富。
3. 背上攜帶:比喻承擔額外的負擔或責任。
1. 多事之秋
2. 忙裡偷閑
3. 重擔在肩
輕松自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