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魚幕燕的意思、鼎魚幕燕的詳細解釋
鼎魚幕燕的解釋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将軍魚遊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李善 注:“ 袁崧 《後漢書》:‘ 朱穆 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栖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左氏傳》曰:‘ 吳 季劄 曰:夫子之在此也,猶鷰巢于幕之上。’”後以“鼎魚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紀功碑序》:“我師則奉辭伐罪,鳴皷而前,鱗萃翼涉,然猶以之環合,鼎魚幕燕,孤壘于是卵危。”《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詞語分解
- 鼎魚的解釋 鼎中之魚。比喻瀕于滅亡的人或事物。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參見“ 鼎魚幕燕 ”。
- 幕燕的解釋 .築巢于幕上的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後因以“幕燕”比喻處境危險之極。 唐 杜甫 《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詩:“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唐 錢起 《巨魚縱大
網絡擴展解釋
“鼎魚幕燕”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比喻處于極端危險境地的境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面釋義
- 鼎魚:指在烹煮食物的鼎(古代炊器)中遊動的魚,象征隨時可能被煮熟的緻命危險。
- 幕燕:指在帷幕上築巢的燕子,帷幕易晃動或拆除,巢穴隨時可能傾覆,暗喻處境極不穩定。
2.出處與典故
出自南朝梁文學家丘遲的《與陳伯之書》,原文為:“将軍魚遊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此句以“沸鼎之魚”和“飛幕之燕”警示對方身處險境而不自知,後演變為成語。
3.深層含義
比喻人或事物面臨即将覆滅的危機,強調危險迫在眉睫卻渾然不覺的狀态。例如:“鼎魚幕燕,亡在旦夕。”(《元史·外夷傳》)
4.近義成語
5.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政治、軍事或生活中的危急形勢。例如:“想虎頭燕颔,自鼎魚幕燕,擁燕侶莺俦,更燕翼贻謀。”(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丘遲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魚幕燕,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它的意思是指在鼎内炮制的美味的魚,并用幕布覆蓋保溫。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鼎(⼲、鼎)、魚(⻊、魚)、幕(巾、木、幕)、燕(⺆、燕)。
來源:鼎魚幕燕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形容賈寶玉家中豪華的宴席,鼎裡炮制着美味的魚,并用幕布覆蓋以保溫。
繁體字:鼎魚幕燕。
古時候漢字寫法:鼎魚幕燕。
例句:宴席上擺滿了鼎魚幕燕,令人垂涎欲滴。
組詞:鼎爐、魚湯、幕布、燕窩。
近義詞:盛宴、豪華魚宴。
反義詞:簡單飯食、素菜晚餐。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