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佐的意思、王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佐的解釋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的人。《漢書·董仲舒傳贊》:“ 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

(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清朝野史大觀·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王佐”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釋:

一、詞語基本釋義

王佐(拼音:wáng zuǒ)指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人才,形容具有卓越治國才能的人。

二、曆史用例與出處

  1. 文獻記載:
    • 《漢書·董仲舒傳贊》提到劉向對董仲舒的評價,稱其才能超越伊尹、呂尚(伊呂)。
    • 唐代韓愈《合江亭》詩雲:“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贊頌地方官員的輔政之功。
  2. 清代特殊用法:
    清末将協助恭親王處理政務的部曹中書稱為“王佐”,屬于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官職代稱。

三、其他相關含義

  1. 人名:
    • 革命烈士王佐:井岡山早期領導人(1898—1930),曾參與農民武裝鬥争,後遭殺害。
    • 曆史人物:如南宋狀元王佐、明代忠臣王佐等,均以“王佐”為名,寄寓輔國成才的期望。

四、常見搭配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人物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書》《抱樸子》等典籍,或查閱井岡山革命相關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王佐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王佐》是指在治理國家或企業中起到重要輔助作用的人才。拆分部首是王(玉)和佐(作),筆畫共計12畫。

來源及繁體

《王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原句是:“今官者盡王佐之用,使人不敢長動于政者也。”

在繁體字中,《王佐》為《王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可能會有一定差異。但在《說文解字》中,對于《王佐》的記載,沒有提到有其他寫法。

例句

1. 大家都認為這位年輕官員是國家的王佐之才。

2. 這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批批辛勤工作的王佐們。

組詞

王佐之才、王佐才能、王佐之資

近義詞

輔佐、輔助、助理、要員

反義詞

阻撓、破壞、妨礙、不稱職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