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佐的意思、王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佐的解釋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的人。《漢書·董仲舒傳贊》:“ 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

(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清朝野史大觀·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佐"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與曆史典故密切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王"指君主,"佐"意為輔佐,合稱特指輔佐帝王成就大業的賢才,例如《後漢書·仲長統傳》中"王佐之才"即形容具備治國才能的棟梁。在《中國曆史人物辭典》中,該詞被列為曆史人物評價術語,常見于對姜尚(姜子牙)、管仲、諸葛亮等名臣的贊譽。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古代漢語辭典》指出"王佐"屬于偏正結構複合詞,其中"佐"作為動詞性詞素,通過轉喻手法指代具備輔佐能力的主體,這種構詞法常見于古代政治術語。現代《辭海》補充說明,隨着語言發展,"王佐"也衍生出姓氏含義,但主要使用仍集中在曆史文獻領域。

權威典籍中,《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評價房玄齡"有王佐之略",生動體現了該詞在傳統政治文化中的價值定位。值得注意的是《四庫全書》子部典籍中,共有37處涉及"王佐"的論述,多與治國方略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王佐”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釋:

一、詞語基本釋義

王佐(拼音:wáng zuǒ)指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人才,形容具有卓越治國才能的人。

二、曆史用例與出處

  1. 文獻記載:
    • 《漢書·董仲舒傳贊》提到劉向對董仲舒的評價,稱其才能超越伊尹、呂尚(伊呂)。
    • 唐代韓愈《合江亭》詩雲:“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贊頌地方官員的輔政之功。
  2. 清代特殊用法:
    清末将協助恭親王處理政務的部曹中書稱為“王佐”,屬于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官職代稱。

三、其他相關含義

  1. 人名:
    • 革命烈士王佐:井岡山早期領導人(1898—1930),曾參與農民武裝鬥争,後遭殺害。
    • 曆史人物:如南宋狀元王佐、明代忠臣王佐等,均以“王佐”為名,寄寓輔國成才的期望。

四、常見搭配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人物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書》《抱樸子》等典籍,或查閱井岡山革命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科榜人菜殽漕庾答卷單挂號淡然大熟獨腳腿販售泛霞發意關情改換家門趕路格布公産觀衆席鬼聰明涸澤回爐建溪春交招姬侍臼竈生蛙口尚乳臭跨坐枯龜牢圄雷骨綸翰荦角馬克沁謀政撓詞釀酒抨按毗補疋先裡乾燥劑峭屼切忌如應斯響颯纚生炒熱賣聲銷迹滅神軀伸訴施發事節失漏水米不黏牙锼镵梯天吐哺辍洗推赤讬家威罰聞如是閑聒七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