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的意思、丁玲的詳細解釋
丁玲的解釋
丁玲(1904-1986) : 小說家。原名蔣偉,湖南安福(今臨澧)人。女。曾就讀于上海大學。1930年參加左聯。1932年加入中國 * 黨。1936年到陝北,曾主編《解放日報》文藝副刊。建國後曾任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文藝報》和《人民文學》主編等。50年代受到錯誤批判,1979年平反,任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中篇小說《母親》和短篇小說集《我在霞村的時候》等。有《丁玲文集》。
詞語分解
- 丁的解釋 丁 ī 天幹的第四位,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園丁。 丁 ē 〔丁丁〕象聲詞,形容伐木、下棋、彈琴的聲音。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玲的解釋 玲 í 形容玉碰擊的聲音:玲玲作響。玲玲盈耳。玲珑(.金玉碰擊聲,如“和銮玲玲”;.形容器物細緻精巧,如“小巧玲玲”;.形容人的靈活敏捷,如“八面玲玲”此詞現多形容為人處世手腕圓滑,面面俱到)。玲琅。
專業解析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的女作家。從漢語詞典及文學史角度,其詳細含義可概括為:
-
作家身份與文學成就:
- 丁玲是中國20世紀傑出的小說家、散文家。她的創作生涯跨越半個多世紀,作品題材廣泛,風格鮮明,深刻反映了中國社會變革的曆程,尤其以對女性命運和社會問題的關注著稱。
- 其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篇小說《水》、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等。其中,《太陽照在桑幹河上》榮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藝獎金(後常被提及為中國文學的重要國際獎項),是反映中國土地改革運動的經典之作。
-
姓名指代:
- “丁玲”作為專有名詞,首要指代這位具體的中國女性作家本人及其全部文學創作活動與成果。她的本名是蔣偉,字冰之,“丁玲”是其最為人熟知的筆名。
-
文學史地位與象征意義:
- 在文學史語境中,“丁玲”常被視為中國現代女性文學、左翼文學和革命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個人經曆(包括早期追求個性解放、投身革命、政治波折、晚年複出等)及其作品,成為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脈絡和社會變遷的重要窗口。
- 她曾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并創辦和主編文學雜志《中國》,對培養青年作家和推動文學發展有貢獻。
-
作品風格與主題:
- 丁玲的創作以大膽的心理描寫、強烈的女性意識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而聞名。早期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記》展現了知識女性在時代洪流中的苦悶與掙紮;後期作品如《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則轉向描繪宏大的社會變革和階級鬥争,體現了其創作方向的轉變。
參考來源:
- 中國作家網 - 丁玲簡介 (權威文學機構官網,提供作家生平及成就概述)
-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權威文學史著作,詳細論述丁玲的文學地位和作品分析)
- 《辭海》(第七版) - 上海辭書出版社 (大型綜合性辭典,收錄“丁玲”詞條,提供基本定義和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
“丁玲”一詞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區分解釋,主要涉及兩位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
一、丁玲(中國現代作家,1904-1986)
-
基本信息
原名蔣偉,字冰之,湖南臨澧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社會活動家。她是第一個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的文人,毛澤東曾贊譽她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軍”。
-
代表作品與成就
- 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反映土改運動的深刻矛盾。
- 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記》以細膩心理描寫展現五四後知識女性的迷茫,成為現代文學經典。
- 其他作品包括《夢珂》《韋護》《在醫院中》等,涵蓋小說、散文、雜文多種體裁。
-
曆史地位
丁玲的創作貫穿左翼文學、延安文藝等階段,既關注女性覺醒,又深入社會變革,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大山”。
二、丁玲(中國内地演員,1976-)
-
基本信息
山東青島人,國家三級演員,現居廣州。因在廣東本土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常香蘭”一角廣為人知。
-
主要作品
- 話劇:《狼孩》《羊城故事》等;
- 小品:《毛毛和爸爸》《打的就是你》等;
- 電視劇:《柴米新人類》《硝煙未盡》等。
三、名字含義
“丁”為天幹第四位,象征健壯;“玲”指玉石相擊聲,引申為靈巧美好(參考名字解析類網頁,但非人物主體信息)。
注:若需進一步了解某位丁玲的詳細經曆或作品,可查看對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拔來報往成婣雠古貸帖等平嗲聲嗲氣端直放棄凡首封版馮相豐赢龜曳尾郭郛害漸衡笄懷擔回橋火行禍在旦夕精修禁囿舊觀開建慷達考壽鄰家栗薪龍飛虎跳買辦馬鈴貌不驚人盟山誓海門節靡密暮暮朝朝漂零蓬斷淠淠批行坡陀巧勁切削輕吉利瓊英丘錦丘疹啓牖日角龍庭日逐神像沈禜束燎説真方孫息同舍吐蚊鳥鮝鶴相視莫逆銷流蟹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