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密的意思、靡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密的解釋

(1).繁瑣細碎。《漢書·循吏傳·黃霸》:“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 顔師古 注:“米鹽,言碎而且細。” 宋 王禹偁 《潭州嶽麓山書院記》:“米鹽靡密,推行不倦。”

(2).細緻精密。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汶水》:“庫中有 漢 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

(3).綿密而纖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诠賦》:“ 仲宣 靡密,發端必遒; 偉長 博通,時逢壯采。” 詹鍈 義證引 曹丕 《與元城令吳質書》:“ 仲宣 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跋<辋川圖>後》:“世傳此圖本多,物象靡密而筆勢鈍弱,今所傳則賦象簡遠而運筆勁峻。蓋 摩詰 遺蹟之不失其真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靡密”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繁瑣細碎
    指事物繁雜瑣碎,強調細節的密集性。例如《漢書·循吏傳·黃霸》中記載“米鹽靡密,初若煩碎”,以“米鹽”比喻事務瑣碎卻需細緻處理。

  2. 細緻精密
    形容工藝、結構或思維的精細嚴密。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汶水》提到漢代樂器“靡密巧麗”,凸顯其精巧工藝。

  3. 綿密而纖弱
    多用于文學批評,指文風細密但缺乏力度。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诠賦》評價王粲(仲宣)的賦“靡密”卻“發端必遒”,點明其文風特點。


二、語境拓展


三、總結

“靡密”兼具中性描述(細緻)與潛在批評(繁瑣/纖弱),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用法從漢代行政文書到六朝文論一脈相承,展現了漢語詞彙的曆時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靡密

靡密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細小密集的樣子。它由“靡”和“密”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革、果、衣

拆分筆畫:13畫,其中“革”部4畫,“果”部5畫,“衣”部4畫。

來源

靡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麟之靡靡, 巫山之畏畏。”其中“靡靡”表示華麗、瑰麗的樣子,後來演化為描述細小密集的狀态。

繁體

靡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靡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靡密的“靡”字寫作「麋」,意為麋鹿,象征華美美好;“密”字寫作「祕」,表示細小、隱藏。

例句

花朵上的露珠靡密地挂滿了枝頭。

組詞

靡麗、靡靡之音、紛靡

近義詞

密集、稠密、繁密

反義詞

稀疏、稀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