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劈木柴。《詩·豳風·東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鄭玄 箋:“栗,析也。”一說:堆積木柴。見 高亨 《詩經今注》。
“栗薪”是出自《詩經·豳風·東山》的詞彙,具體含義存在兩種解釋:
劈木柴
鄭玄在《毛詩箋》中注解“栗”為“析”(劈開),認為“栗薪”指劈柴的動作。原句“烝在栗薪”可理解為“(苦瓜)被放置在劈開的柴堆上”。
堆積木柴
現代學者高亨在《詩經今注》中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栗薪”指堆積的木柴,強調柴薪的堆放狀态而非劈砍動作。
補充說明
如需深入探讨,可參考《詩經》注疏類文獻或語言學專著。
《栗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剝去枯黃的樹皮”。栗子,一種營養豐富的堅果,其外殼也被稱為栗薪。
《栗薪》的拆分部首分别為木和艸。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栗薪》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魏志·略》中。在這部著作中,栗薪被描述為一種用于燃燒的木柴。
《栗薪》的繁體字為「栗薪」,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栗薪的漢字寫作「栗芯」或「栗械」。這些寫法仍然傳承至今,但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常使用。
1. 他用小刀剝去栗薪的外殼,露出了飽滿的栗子。
2. 清明時節,人們常用栗薪煮粥以向祖先祭拜。
1. 栗子:指栗子的果實。
2. 栗殼:指栗子外的硬殼。
3. 枯黃:形容植物或物體失去水分後所呈現的黃色。
榛果、闆栗、松子等。
新綠、青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