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踣屍的意思、踣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踣屍的解釋

猶陳屍。語本《周禮·秋官·掌戮》:“凡殺6*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賈公彥 疏:“踣者,陳屍使人見之。” 章炳麟 《革命軍約法問答》:“今西人所設獄,外觀甚潔清,而食不足以充腹,且無鹽豉,衣又至單寒,卧不得安眠,聞鈴即起,囚人相對,不得發一言,言即被棒,此直地獄耳!人生至此,無寧踣屍於市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踣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踣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公開陳屍示衆,主要用于描述對殺人者的刑罰形式。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将罪犯的屍體暴露于公共場所(如市集),以達到警示作用。該詞源自《周禮·秋官·掌戮》中的記載:“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即殺人者需被處決後陳屍三日。

  2. 曆史背景與文獻依據

    • 《周禮》注疏中,賈公彥明确解釋:“踣者,陳屍使人見之”,強調公開示衆的震懾目的。
    • 清代學者章炳麟在《革命軍約法問答》中提到,西方監獄的嚴酷環境甚至使囚犯甯願選擇“踣屍于市”,側面印證了此刑罰的殘酷性。
  3. 語義延伸
    除字面含義外,“踣屍”也暗含對極端刑罰的批判,例如章炳麟通過對比,揭示了傳統刑罰與近代監獄制度之間的倫理争議。

該詞既是古代刑法的具體描述,也被後世用于引申讨論司法嚴酷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及清代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踣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踣屍的意思

踣屍(bó shī)是指人死後,屍體仍然能夠呈現出一種踏步行走的奇異現象。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一些超自然現象和鬼怪故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踣屍的拆分部首是⾎(xué)和⾸(shǒu),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踣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被認為是一種死後複活的現象。後來,這個詞也被廣泛應用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

繁體寫法

踣屍的繁體寫法是踣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踣屍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通常來說,踣屍的寫法保持相對穩定。

例句

1. 傳說中,這個古老城市裡的地下墓穴裡躺着一具踣屍。 2. 民間故事中有關踣屍的傳說不勝枚舉,真假難辨。

組詞

踣屍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因為它一般單獨使用。

近義詞和反義詞

踣屍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詞彙,很少有其他詞能夠替代它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