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idence booklet] 旧时的户口簿
户口册。《清史稿·食货志一》:“五年,令凡编审丁册,每户书另户某人某官,无官则曰閒散某,上书父兄官职名氏,傍书子弟及兄弟之子,及户下若干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备书之。” 吴组缃 《山洪》一:“我同你到县里自己填丁册去,不敢去的是灰孙子!” 毛6*泽6*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丁册汉语 快速查询。
丁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登记人口(尤指成年男性)的簿册,相当于户籍或名册。以下从词典释义、历史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丁册(dīng cè)指记录人丁户口的名册,特指官府用于统计赋税、徭役的登记簿。其中“丁”指成年男子(古时称能赋役的男子为“丁”),“册”即簿籍。
例证:
“凡造丁册,俱照旧规。” ——《明史·食货志》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赋役管理工具
明清时期,官府每十年编审一次丁册,记录16至60岁男丁姓名、年龄,作为征收“丁税”(人头税)和派发徭役的依据。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户籍制度组成部分
与“黄册”(登记户口的册籍)并行使用,黄册以户为单位,丁册以丁为单位,共同构成古代人口统计体系。
例证:
“黄册稽户,丁册核丁。” ——《清史稿·食货志》
来源:国学大师网(www.guoxuedashi.com)古籍库
来源:汉典(www.zdic.net)词语考释
现代汉语中,“丁册”一词已罕用,但可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方言留存(如闽南语保留“查丁册”表示核对名单)。其文化意义体现在:
来源:《汉语源流大词典》(中华书局)
权威参考文献:
“丁册”是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以下核心含义:
基本释义
指旧时的户口簿,主要用于登记人口信息。其中“丁”指成年男子或人口,“册”为编录成簿的文书。
历史背景与用途
词义结构分析
使用实例
丁册是中国古代户籍管理的实物载体,兼具行政功能与社会分类意义。现代已无实际用途,但作为历史词汇仍具研究价值。
摈相才峰成对愁烦吹管次男从迹粗举大札东九省断埯独照纺手服珥抚视腹心之疾赶山鞭根生孤蓬荷兰画派鸿少荒度环生蕙茝妓楼敬酒净赚空当子,空当儿鵾鹏楛砮老妾连珠箭买报靡忒木刻目瞑铙管弄巧反拙旁薄飘零书剑朴慎屏面侨治器干奇秘筌相热忱杉径舍匿手痕天青俶傥同样亡从王土位行鎓酸无可厚非瞎说乱道屟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