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鋺 ”。亦作“ 金椀 ”。亦作“ 金盌 ”。1.金制之碗。因其貴重,多作比喻。 唐 王維 《過崔驸馬山池》詩:“畫樓吹笛妓,金椀酒家胡。”《新五代史·死事傳·孫晟》:“ 孫晟 輕 延巳 為人,常曰:‘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2).據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載: 範陽 盧充 與 崔少府 女幽婚。别後四年,三月三日, 充 于水旁遇二犢車,見 崔氏 女與三歲男共載。“女抱兒還 充 ,又與金鋺,并贈詩曰:‘……何以贈餘親?金鋺可頤兒。’”後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宸極妖星動,園陵殺氣平。空餘金碗出,無復繐帷輕。” 仇兆鳌 注:“金碗,用《搜神記》 盧充 幽婚事。” 清 陳維崧 《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詞:“蠻絃銅鼓不勝愁, 驪山 金盌無消息。” 清 蔣士铨 《臨川夢·哱叛》:“漆燈金碗無藏處,散宮娃,《小秦王》曲吹暮笳,魂歸月下。”
(3).花名。棣棠花的一種。《廣群6*芳6*譜·花譜二二·棣棠》:“棣棠花若金黃,一葉一蘂,生甚延蔓,春深與薔薇同開,可助一色,有單葉者,名金盌,性喜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金碗漢語 快速查詢。
“金碗”的釋義可從以下五個維度綜合分析:
殉葬器物
源自晉代《搜神記》中盧充與崔氏女的傳說,金碗作為幽婚信物,後演變為殉葬品的代稱。唐代杜甫詩中“空餘金碗出”即暗指陵墓遺物。
詩詞中的隱喻
古代文學中常以金碗象征權貴生活,如王維《過崔驸馬山池》的“金椀酒家胡”,或借其反襯批判奢靡風氣。
吉祥富貴寓意
民間傳統中,金碗被視為“取之不盡”的寶物,象征衣食無憂。嫁妝中放入金碗,寄托父母對子女生活富足的祈願;現代亦作為擺件,寓意事業圓滿、招財納福。
植物别稱
特指棣棠花的一個品種,因花色金黃而得名“金盌”。
當代語境下,“金飯碗”引申為穩定且待遇優渥的職業,如公務員或大型企業職位,暗含對物質保障的追求。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民俗及現代語義,若需查看完整典故或詩詞原文,可參考、4、5的文獻來源。
《金碗》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金子做成的碗。
《金碗》的字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金”、“石”和“皿”,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金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與生活背景。在古代,金碗是一種高貴、奢華的餐具,通常由富豪貴族或皇室使用。因此,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珍貴、貴重的東西。
《金碗》的繁體字為「金碗」,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對于“金碗”的寫法為「金盌」。
1. 他拿起手中的金碗,低頭喝下了一口美酒。
2. 這個博物館展示了許多古代的金碗。
1. 金銀碗:由金和銀材質制成的碗。
2. 金碗照:專指古代用金子鑲嵌花紋的碗。
1. 金盤:用金子制成的盤子,與金碗具有相似的貴重意義。
2. 金飯碗:比喻有穩定高收入和地位的職業。
陶碗:由陶瓷或陶土制成的碗,與金碗相對比,代表平凡、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