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鹾院的意思、鹾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鹾院的解釋

掌管鹽務的官署。 宋 王谠 《唐語林·企羨》:“ 鹹通 末, 鄭渾之 為 蘇州 録事, 談銖 為鹺院官。”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雜課·鹽課》:“及至鹺院查提殘引,杳無蹤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鹾院是中國古代鹽政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機構,其名稱由"鹾"(cuó,指鹽)與"院"(官署)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鹽務管理機構。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機構始設于宋代,隸屬三司鹽鐵部,主要執掌鹽務稽查、鹽稅征收及鹽引核發等事務。

從曆史沿革角度考察,宋代鹾院通過"鹽引制"實施鹽業專營,其職能包含:核定鹽場産量、制定分銷區域、監督鹽商經營活動等三方面。《宋史·食貨志》載其"歲入鹽利占朝廷課稅十之三",可見其在國家財政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至元代,該機構并入戶部,改稱"鹽運司",職能擴展至鹽場生産管理。

清代考據學家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特别指出:"鹾院之設,實關國計",這一論斷佐證了該機構在中國古代經濟史中的特殊作用。現代學者通過出土的南宋鹽務文書發現,鹾院已形成包含勘合制度、鹽引編號、運銷備案等在内的完整管理體系,展現出古代鹽政管理的制度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鹾院”是一個曆史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鹾院”(拼音:cuó yuàn)指古代掌管鹽務的官署,主要負責鹽業生産、運輸及稅收等事務。該詞由“鹾”(鹽)和“院”(官署機構)組合而成,凸顯其職能屬性。

2. 文獻例證

3. 職能與曆史背景
鹽在古代是重要經濟資源,鹾院作為專管機構,涉及鹽引(鹽業經營憑證)發放、稅收稽查等職責。其設置體現了曆代政府對鹽業的高度管控。

總結
“鹾院”是古代鹽務管理機構的名稱,常見于唐宋至清代文獻。若需進一步了解鹽政制度,可查閱《唐語林》《福惠全書》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老扒伏便能比辰比較語言學參省查對柴桌顫笃笃長歸臣朔酬地登大寳颠蕀方遊藩庫高山反應公廟攻研寡嬸歸奉貴金屬和丘環境監測混渾活信箭魚較辨教當吉詞伎女巨會開物昆駼詈诟靈溪螺鬟煙發蒙蔽腼覥滅沉明科明廷清辭麗句勸防趨背取媚曲譽人琴兩亡如喪考妣乳水篩除生棟覆屋雙枚熟路輕車擡颏檀口倜踼外者蟹舍西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