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制成的箭頭。 唐 馬戴 《酬李景章先輩》詩:“金鏑自宜先中鵠,鉛刀甘且學雕蟲。”
“金镝”一詞的含義需結合“镝”的不同釋義及上下文理解,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金屬箭頭
根據和,“镝”(dí)本義指箭的尖頭,如《史記》中“銷鋒镝”即指銷毀兵器箭頭。加上“金”字,強調其由金屬制成,可泛指古代金屬材質的鋒利箭頭,常用于描述戰争或武器。例如“金镝破空”等文學化表達,突出箭矢的銳利與威力。
稀土元素镝(Dy)
在化學領域,“镝”(dī)是稀土元素之一,符號Dy()。其化合物因強磁性被用于電子設備(如硬盤、揚聲器)。“金镝”若用于科技語境,可能指金屬态的镝元素,但通常直接稱“镝”而非“金镝”。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領域判斷。
“金镝”常見于古文或文學場景,指金屬箭頭;科技領域則與镝元素相關,但表述需謹慎。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語境選擇釋義。
金镝(jīn dí)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金屬制造的箭頭或箭矢的尖端,也有人将其用來指代尖銳的物體。
金镝的部首為金(jīn),總共由14個筆畫組成。
金镝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齊書·九州記》中。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描述箭頭。
繁體字“金鏑”是對金镝的另一種書寫形式。
在古漢字的寫法中,金镝有一種古老的形态:金之下是“其”字的部分,而上方則為小月旁邊加兩個點,表示箭矢射出去的形狀。
1. 射手利用金镝射中了目标。
2. 在古代戰争中,金镝是弓箭手的必備武器。
金镝并不經常用于組詞,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組詞:
1. 金镝射(jīn dí shè)
2. 金镝靶(jīn dí bǎ)
1. 箭頭(jiàn tóu)
2. 矢頭(shǐ tóu)
1. 末端(mò duān)
2. 笨鈍(bèn dùn)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