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委的意思、頓委的詳細解釋
頓委的解釋
猶委頓。 晉 陸機 《遂志賦》:“陳頓委於 楚 魏 ,亦淩霄以自濯。” 唐 杜牧 《罪言》:“生人日頓委,四夷日猖熾。”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委的解釋 委 ě 任,派,把事交給人辦:委托。委派。委任。委員。委以重任。 抛棄,舍棄:委棄。委之于地。 推托,卸:推委。委罪。 曲折,彎轉:委曲。委婉。委屈。 積聚:委積。 末、尾:原委。窮源意委(追究事物本
專業解析
“頓委”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屬于古漢語或書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極度疲乏困頓、精神萎靡或身體衰敗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頓”的含義
- 本義為“以頭叩地”,引申為停頓、困頓、勞累。如《說文解字》:“頓,下首也。”後泛指因勞累而無法支撐的狀态。
- 例:頓仆(疲乏倒地)、頓憊(困頓疲憊)。
-
“委”的含義
- 本義為“彎曲、曲折”,引申為衰敗、萎靡、舍棄。如《廣雅》:“委,棄也。”形容精神或身體失去活力。
- 例:委頓(疲乏無力)、委靡(精神不振)。
-
“頓委”的複合義
- 二字疊加強調身心極度衰竭,多形容因長期勞累、疾病或打擊導緻的萎靡不振狀态。
- 例:明代《醒世恒言》:“連日奔波,頓委不堪。”
二、典籍與文獻依據
-
古代辭書收錄
- 《漢語大詞典》釋“頓委”為“困頓萎靡”,引例如清代筆記《閱微草堂筆記》:“神氣頓委,如負重疾。”
- 《辭源》将其歸為“委頓”的同義變體,釋義為“疲乏頹喪”。
-
古典文獻用例
- 《宋史·列傳》載:“士卒饑寒,頓委道路。” 指士兵因饑寒交迫而倒斃路旁。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聶小倩》:“甯采臣驟病,形神頓委。” 形容主角因病迅速憔悴萎靡。
三、近義詞辨析
詞彙 |
核心意義 |
差異點 |
頓委 |
身心極度衰竭 |
強調由外因導緻的持續性衰頹 |
委頓 |
疲乏無力 |
側重身體狀态 |
頹靡 |
精神消沉 |
側重心理意志 |
憔悴 |
面容消瘦、神色疲弱 |
多形容外在表象 |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被“萎靡”“憔悴”“衰竭”等替代,僅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書面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推薦使用“萎頓不振” 或“形神衰竭” 等更通用的表述。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詳見漢語大詞典數據庫(需訂閱訪問)。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參見商務印書館官網。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中華書局出版。
- 《聊齋志異》原文校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 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 線上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頓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參考以下解析:
基本解釋
“頓委”意為“委頓”,即疲乏困頓、精神不振的狀态。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例如:
- 晉代陸機《遂志賦》:“陳頓委於楚魏,亦淩霄以自濯。”
- 唐代杜牧《罪言》:“生人日頓委,四夷日猖熾。”
單字拆解
- 頓:讀作“dùn”,可表示短暫停頓、叩首動作,或引申為疲乏、困頓。
- 委:讀作“wěi”,有“舍棄”“推托”“曲折”等義,此處與“頓”組合,強調狀态的低迷。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因外部壓力或長期消耗而呈現的衰弱、頹廢之态,如文獻中提到的民生凋敝(“生人日頓委”)。
補充說明
“頓委”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古漢語詞彙,常見于詩詞或曆史文本中。其近義詞包括“委頓”“疲敝”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學注釋類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闇誦繃定兵沖禅和馳跋侈長沖妙楮耳搭桌得亡的士敦囑高商觥籌裹抹黑心腸和睦相處盍稚候鴈化險為夷會利荟蔚伽裡略将誠交沖迦真隣陀激亢九丑捐身徇義苦主恅愺雷部列戟履帶貌合心離模棱手目子錢抛朵蓬蓬勃勃噴雲吐霧漂亮剖符乞寒胡青田核慶雲秦絲社會化霜猿鼠标器束縮四同鎖屑棠戶讨擊荼火萬春未壹霧水無支祁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