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言律詩的意思、五言律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言律詩的解釋

詩體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雙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可轉韻。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律詩難於古詩……七言律詩難于五言律詩。”亦省稱“ 五言律 ”、“ 五律 ”。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考證》:“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紅樓夢》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趙翼 《陔馀叢考·五七律排》:“ 沉約 《八詠詩》……已全是五律。” 毛6*6*東 《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我對五言律,從來沒有學習過,也沒有發表過一首五言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五言律詩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五言律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固定體裁,其名稱源自句式結構與聲韻規則的雙重限定。"五言"指每句五字,"律詩"則強調嚴格的平仄、對仗及押韻規範。該詩體形成于南朝齊梁時期,至初唐時期格律定型,成為科舉考試與文人創作的主流形式。

從結構特征分析,五言律詩包含八句四聯:首聯破題、颔聯承接、頸聯轉意、尾聯合束。每聯内部要求平仄交替,上下句間平仄相對,二三聯必須對仗工整。押韻采用平聲韻腳,一韻到底,常見于《平水韻》上平聲諸韻部。如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即體現典型對仗格式。

權威典籍《漢語詩律學》指出,五言律詩的聲律體系建立在"仄起仄收"與"平起平收"兩種基本句式之上,通過粘對規則構成四種标準平仄格式。王力在《詩詞格律》中強調,這種嚴謹的聲韻結構既能保證節奏和諧,又為詩人情感表達提供藝術框架。

文學發展史角度,該體裁的成熟标志着中國詩歌從古體向近體的轉變。沈佺期、宋之問等初唐詩人最終确立其格律範式,盛唐時期王維、李白等大家将之推向藝術巅峰。曆代詩話如《滄浪詩話》特别推重五言律詩"氣象渾厚""格調高遠"的美學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五言律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固定格式,屬于近體詩(格律詩)的範疇,形成于唐代。其名稱和形式特點如下:

1. 基本定義

2. 結構特點

3. 曆史地位 五言律詩在初唐時期定型,盛唐達到藝術巅峰,杜甫、王維等詩人将其推向了内容與形式的雙重成熟。它相較于五言絕句(四句)更具叙事和抒情的深度,又比七言律詩更顯簡練莊重。

4. 創作要點

示例分析 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為例:

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種詩體通過嚴格的格律約束,實現了語言的高度凝練與情感的深沉表達,是中國詩歌形式美的典範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

艾子襃衮拔趙易漢賓餘逼熟伯鹩裁芟策進常梪長舌婦赤體上陣擋護斷水端詳範閑法日忿怒浮侈拊接賦錢工絶鬼出電入國城合律家常借光盡勾靜泰吉朔九參官劑型開噴轠席戀枕林岑樓梯間罵天扯地命風耐受泥豬疥狗拼音疲于供命遣喚佥套清戒琴瑟失調侵占囚籍忍辱含羞贍廟地沈嘿受訓手镯數棊踢蕩頭方渥绛向附攜認解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