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咸的意思、大咸的详细解释
大咸的解释
(1). 周 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 尧 时的乐舞。又称“咸池”。《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 郑玄 注:“《大咸》,《咸池》, 尧 乐也。”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北山经》:“﹝ 小咸之山 ﹞北二百八十里,曰 大咸之山 ,无草木,其下多玉。”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咸的解释 咸 (鹹) á 全,都:咸受其益。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咸味。咸盐。咸水湖。 姓。 淡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大咸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与权威辞书进行考释,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释义:
一、指盐池或盐泽
此为“大咸”的本义,特指古代著名的天然盐产地。
文献依据:
-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其中“大咸”指山西解州盐池(今运城盐湖),因其面积广阔、盐产丰饶而得名。如:“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大咸、大卤,厥贡盐絺。”
- 汉代郑玄注《周礼·天官·盐人》时称:“盐之种类多矣,大咸即解池之盐。”
地理考据:古代“大咸”与“大卤”(山西太原盐泽)并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盐业资源地,支撑了中原王朝的经济命脉。
二、指周代祭祀乐舞
在礼乐文化中,“大咸”是周代“六舞”之一,属黄帝时期的乐舞,用于祭祀地祇。
典籍溯源:
- 《周礼·春官·大司乐》载:“以乐舞教国子……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注:“大咸,即《咸池》,黄帝之乐。”
- 《礼记·乐记》进一步阐释:“《咸池》,备矣。” 指其乐舞结构完整,象征德行之广被。
文化内涵:此乐舞以“咸”为名,取“皆”“普”之意,体现“天地和谐,万物咸被”的哲学思想。
现代使用提示
“大咸”属文言遗存词汇,现代汉语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地理专论。其含义需严格区分语境:
- 地理名词:特指古代盐产地(如解池);
- 礼乐术语:专指《咸池》乐舞。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大咸”双义项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详释盐池地理
-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考据乐舞源流
网络扩展解释
“大咸”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
周代乐舞名称
- 属于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源自尧时期的乐舞,又称“咸池”。其用途为祭祀地神,是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郑玄注:“《大咸》,《咸池》,尧乐也。”
-
传说中的山名
- 见于《山海经·北山经》,描述为“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位于小咸之山以北二百八十里处。
其他说明:
- 提到“大咸”可形容味道过咸,但此用法未见于其他权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用。
- “咸”字本义含“全、都”(如《尚书》中“咸刘厥敌”指杀尽敌人),或指盐味,但“大咸”作为专有名词时与这些含义无直接关联。
例句参考:
- 当火车进入犹他州时,已接近大咸湖区域。(出自的造句,此处“大咸”指地理名称,非原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蚌镰拔新领异悖悖表面文章并驱争先波旁王朝不敢旁骛裁定惨黄倡明尘头道僮发表费防边凡流粉骨碎身蚡息福寿康宁功曹愲结横翔捷出惶怯火球叚借疆城鞯面践辱加席计出无奈警昏棘矜理繁剚剧卢照邻氯化物卖呆扭动頖水佩瑱器局旗翼蘧蘧饶放忍耻含垢折躬生赖赦图试映兽瓦塌八四曭漭唐唐贴黄僮夫投贽穨尔维卫问取窝囊肺无聊赖小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