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阮的意思、大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阮的解釋

(1).指 三國 魏 詩人 阮籍 。參見“ 大小阮 ”。

(2).撥弦樂器名。形似今之月琴。相傳為 晉 阮鹹 所制,故又稱阮鹹。有大阮、中阮、小阮之别。《宋史·樂志一》:“ 照 ( 李照 )因自造葦籥、清管、簫管、清笛、雅笛、大笙、大竽、宮琴、宮瑟、大阮、大嵇,凡十一種,求備雅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阮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含義的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樂器定義 大阮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形制為圓形共鳴箱、長頸四弦,屬中低音樂器。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宋代《樂書》記載其形制演變,現代民族樂隊中常作為中聲部樂器使用。《中國音樂詞典》指出,大阮定弦為G-d-a-e',音域橫跨三個八度,演奏技法包含彈、挑、輪指等。

二、曆史人物代稱 源于魏晉時期"竹林七賢"典故,特指阮籍與其侄阮鹹并稱體系。《晉書·阮籍傳》載:"鹹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後世遂以"大阮"尊稱阮籍,"小阮"指代阮鹹,該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形成固定意象。杜甫《示侄佐》"嗣宗諸子侄,叔侄大小阮"即為典型例證。

三、語義衍生 清代《通俗編·稱謂》記載,文人群體将德才兼備的叔侄關系喻為"大小阮",該用法延伸至書畫題跋與文人唱和領域。現代語境中,專業音樂院校多設大阮演奏專業,樂器改良方面采用十二平均律品柱制,拓展了現代創作空間。

網絡擴展解釋

“大阮”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涉及曆史人物和傳統樂器:

一、指三國時期魏國詩人阮籍

  1. 定義與背景
    大阮是阮籍的别稱,與其侄子阮鹹(小阮)并稱“大小阮”。兩人均為“竹林七賢”成員,以文學成就和放達不羁的個性著稱。阮籍的詩歌風格沉郁,代表作《詠懷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2. 使用場景
    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如引用典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時,多關聯其人物形象。


二、指中國傳統撥弦樂器

  1. 定義與結構
    大阮是中國民族樂器“阮”的一種,形似月琴,音箱呈圓形,四弦,用撥片或手指彈奏。其名稱源于晉代名士阮鹹(小阮),相傳由其改良并推廣。

  2. 分類與用途
    按音域和尺寸分為大阮、中阮、小阮。大阮音色渾厚低沉,多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伴奏,現代演奏中也用于獨奏和流行音樂創新。
    例句:在“傳承創新”闆塊的樂隊中,大阮與二胡、三弦等樂器配合,豐富了演奏層次。


“大阮”既可指曆史人物阮籍,也可指低音彈撥樂器,需結合語境區分。如需進一步了解阮籍的文學成就或樂器的演奏技巧,可查閱權威文學典籍或音樂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北冰洋冰蛋播厥常不肯插子垂名麤滾滾大名難居彫龍鬥母元君惡貫禍盈餌食費齒牙風舉撫念撫慰敢布腹心割禮跟腱鈎腳海産胡逞胡笛郊祭蛟鼋劫略揭箧戢景記年金砌盡行就田羁屑矍踢扣兒困劣臨侵曆史觀柳信孟極免卻暮程畔臣篇辭飄翥平圓清恙拳拳在念上介上寅山坡地翣翣眼設爵私下裡素谒腆愧托懷梧鳳之鳴無錫斜封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