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介的意思、上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介的解釋

古代外交使團的副使或軍政長吏的高級助理。《儀禮·聘禮》:“宰執書告備具于君,授使者,使者受書授上介。”《左傳·哀公十五年》:“﹝ 吳子 ﹞辭曰:‘以水潦之不時,無乃廪然隕大夫之屍,以重寡君之憂,寡君敢辭上介。’”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公﹞累功進至刑部員外郎,賜五品服,副 胄 ( 裴胄 )使事,為上介。”《宋史·趙贊傳》:“判官 李恕 者,本 延壽 ( 贊 之父)賓佐,深所委賴,至家事亦參之。及 贊 出鎮,從為上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介”是古代政治與外交體系中的特定職位,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上介”指古代外交使團的副使或軍政長吏的高級助理,屬于輔助主官的重要職位。該詞最早見于《儀禮·聘禮》等先秦文獻,如“宰執書告備具于君,授使者,使者受書授上介”()。

二、古籍中的具體應用

  1. 外交職能
    在《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的吳國事件中,吳子以“上介”代指使團副職,負責處理外交事務中的具體事宜。
  2. 軍政輔助
    唐代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提到房公曾“副胄使事,為上介”,說明其在軍政系統中承擔高級助理角色。

三、詞義構成解析

四、現代延伸使用

現代語境中,“上介”一詞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職官制度或文獻解讀時仍具參考價值。部分詞典(如漢典)将其定義為軍政長吏的高級助理,強調其行政輔助功能。

總結對比表

職能場景 具體角色 文獻例證
外交使團 副使,協助主使 《儀禮·聘禮》《左傳》
軍政系統 長吏助理,處理文書事務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

如需進一步了解“介”字的其他用法(如量詞、介詞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介

上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上(shàng)和介(jiè)。

上:上字是由“一”和“口”兩個部首組成,字形上表示一個人站立在兩個垂直的直線上,代表着高處或者位置的最高點。

介:介字是由“人”和“斤”兩個部首組成,字形上表示一個人扛着一件物品,表示舉起、承受或者負擔。

《說文解字》曾解釋上介原指手臂上舉,引申為舉起、擔負。在古代,上介一詞可指引導、帶領。現代漢語中,上介通常用來指代前文提到的某個内容或者人,作為引子來引出後面的内容或者人物,起到導入的作用。

上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上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上介的古字形為「卄士」,其中的卄是一個形聲字,表示下降的樣子,士則表示人。

以下是上介在句子中的例句:

1. 我先上介,你們隨後上來。(引導前文)

2. 上介一詞源自古代的官方文件提綱。(引導出下文的内容)

一些由上介組成的詞語有:上台、上山、上學等。

與上介相似的詞語有:上引、上連等。

與上介相反的詞語有:下介、下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