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首的意思、盜首的詳細解釋
盜首的解釋
盜賊首領。 元 虞集 《李仲華墓表》:“用其策,民大感悅,牛酒交至,獲盜首四人,戮之,餘散去鄉民遂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二商》:“ 二商 忿訴邑宰。盜首逃竄,莫可緝獲。”《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 梅颺仁 ﹞請了本營參将,從監裡把前番審定的五名盜首提到大堂,驗明箕鬥,登時綁赴校場,一概 * 。”
詞語分解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盜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發音:dào shǒu
含義:指盜賊的首領或頭目,即強盜、土匪等非法組織的領導者。例如:
- 元·虞集《李仲華墓表》記載:“獲盜首四人,戮之,餘散去鄉民遂安。”
- 清代《官場現形記》提到将盜首“驗明箕鬥,登時綁赴校場,一概正法”。
二、用法與語境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古代文獻,用于描述剿匪、緝盜事件中的核心人物,如《聊齋志異·二商》中“盜首逃竄,莫可緝獲”。
- 近義詞:盜魁(同為盜賊首領的别稱)。
- 現代造句:
- “鄱陽湖盜首金十六和遊龍幫常州分舵沈主事見狀,忙拔刀提槍上前幫手。”
- “挪威海盜首領的沉船可能因敵人攻擊所緻。”
三、特殊說明
部分網頁(如)提到“盜首”可比喻“篡奪權力或地位”,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主流含義仍以“盜賊首領”為主。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官場現形記》《聊齋志異》等古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