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紅臘 ”。紅燭。 唐 皮日休 《春夕酒醒》詩:“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前蜀 韋莊 《病中聞相府夜宴戲贈集賢盧學士》詩:“滿筵紅蠟照香鈿,一夜歌鐘欲沸天。” 明 王世貞 《贈郭舜舉祠部新婚》詩之二:“紅臘初鎔雙鳳皇,新詩句好自催粧。”
“紅蠟”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紅蠟的字面意思是紅燭,指用紅色蠟制成的蠟燭。該詞在古詩詞中常出現,例如唐代詩人皮日休的《春夕酒醒》中寫道:“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紅色象征喜慶吉祥,蠟燭則代表光明與溫暖,因此紅蠟常被用于描繪節日、婚慶等場景。
部分資料提到,紅蠟還可作為成語使用,比喻人或事物堅固、耐久。例如形容性格堅定不移,或物品質量優良、經久耐用。這種用法可能源于紅蠟本身熔點較高、不易熔化的特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典或古典文學典籍。
紅蠟(hóng là)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分别是紅和蠟。
紅蠟的第一個字“紅”是一個由“纟”和“工”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數為9。
蠟的第一個字“蠟”是一個由“虍”和“艾”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數為13。
紅蠟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一個很重要的顔色名詞,用來形容紅色的蠟狀物質,在古代經常被用來照明。
由于簡化字的推行,目前繁體字“紅蠟”已經較少使用。
在古代,紅蠟的字寫作“赤蠟”,字體呈現古代漢字特色。
這個小蠟燭燃燒時,發出的紅蠟讓整個房間都顯得溫暖而明亮。
組詞包括:紅蠟燭、紅蠟筆、紅蠟染料等。
近義詞包括:紅色蠟、赤色蠟。
反義詞沒有确定的對應詞彙,可以根據語境來确定。比如對于紅蠟來說,白色蠟可以作為一種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