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尚論的意思、尚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尚論的解釋

向上追論。《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 陳寅恪 《柳如是别傳》第一章:“始知禀魯鈍之資,挾鄙陋之學,而欲尚論女俠名姝文宗國士於三百年之前,誠太不自量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尚論”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漢語成語含義

  1. 基本解釋
    指對某個問題或事物的看法尚未形成定論,仍存在讨論空間。字面由“尚”(還)和“論”(讨論)組成,強調觀點或評價的未确定性。

  2. 曆史溯源
    源自《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意為在結交當世賢士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溯古代人物進行探讨。陳寅恪在《柳如是别傳》中亦用此詞表達對曆史人物的追論。

二、西藏古代官職

  1. 身份與職能
    作為吐蕃政權中的貴族稱號,“尚論”是“尚”(外戚舅臣)與“論”(王族或元老家族大臣)的合稱,代表吐蕃社會的統治階層。例如,卓氏、那囊氏等家族成員曾擔任大相,掌握軍政大權。

  2. 性質說明
    該詞僅為身份象征,非具體職位,需與實職(如大相)區分。其構成體現了吐蕃王室與外戚、元老家族的權力結構。

三、使用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尚論》這個詞的意思

《尚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對某一問題或主題進行讨論和論述。這個詞常常用來表示對一個議題或觀點的辯論、辯論或讨論。

《尚論》的部首和筆畫

《尚論》的第一個字“尚”是一個由上下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上部是“小人旁”,下部是“兒”。而《尚論》的第二個字“論”則是由“言字旁”組成。

根據筆畫,第一個字“尚”共有七個筆畫,第二個字“論”共有六個筆畫。

《尚論》的來源

《尚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這個詞在《論語》一書中被頻繁使用,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尚論》在繁體中的寫法

在繁體中,字“尚”和“論”保持不變。繁體字形式上保留了更多古漢字的特征,與簡體字形式有所區别,但其意義和拼音讀音仍然相同。

古時候《尚論》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當時的記載,《尚論》的字形可能稍有變化。然而,這種變化隻是在字的形狀和結構方面,對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沒有影響。

例句

1. 今天我們将尚論這個重要議題。

2. 學者們熱衷于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的尚論。

組詞

1. 尚方寶劍(指帝王的權力象征)

2. 尚書(古代官員的職位)

3. 尚品(官職的一種等級)

4. 尚食(古代宮廷中的高級廚師)

5. 尚書房(負責處理文書的官員機構)

近義詞

1. 議論

2. 辯論

3. 論述

4. 評論

反義詞

1. 避談

2. 不言

3. 默默

4. 避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