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導騎的意思、導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導騎的解釋

前導的騎士。《後漢書·獨行傳·範式》:“ 式 行部到 新野 ,而縣選 嵩 為導騎迎 式 。” 李賢 注:“導引之騎。”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臯記上》:“導騎後一人,紫衣,儀衛如節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導騎是漢語古語詞,指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引導開路的騎馬衛隊,具有儀仗與護衛的雙重功能。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導騎(dǎo qí)

指古代官員或貴人出行時,騎馬在前開路、清道、引導的隨從衛隊。其作用包括彰顯威儀、警示行人避讓及保障行進安全。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23頁。


二、詞源與功能解析

  1. 詞義構成
    • 導:引導、開路;騎:騎馬者。合指“騎馬開道者”。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3冊,第287頁。

  2. 實際職能
    • 儀仗性:以馬隊規模彰顯身份等級,如《南史》載“導騎百馀,鼓吹一部”。
    • 實用性:驅散人群、探查路況,确保主隊通行無阻。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第312頁。

  3. 曆史演變

    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常見于文獻,明清後隨儀制簡化逐漸少見。

    來源:《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76頁。


三、文化背景

導騎制度反映古代等級秩序與出行禮儀,是研究古代輿服制度的重要切入點。其規模、裝備均受官職品級嚴格限定,違制将受懲處。

來源:《中國古代禮俗辭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年)第89頁。

網絡擴展解釋

“導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演變:

    • 最初指代前導的騎馬侍衛,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後漢書》記載“縣選嵩為導騎迎式”,即指派專人騎馬在前引路。
    • 現代引申為象征性的引導角色,如“領導騎牛”等诙諧表達。
  2. 使用場景:

    • 古代儀仗:官員出行時,導騎負責肅清道路、彰顯威儀(如“導騎後一人,紫衣,儀衛如節使”)。
    • 文學描述:多見于古典小說或曆史文本,用于渲染人物地位或場景氛圍。

三、相關例句

四、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現代衍生用法,可參考《後漢書》《酉陽雜俎》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塵闇機八寶菜把予币貢畢門不法常可參共操量出貸打死老虎東阙繁曲羔鴈貴上貴意洪水位诙咍将相驕臣解差劫花計行慮義徑直救火拯溺浚澗刻心寥亮六飲縷鹿冥憃靡它抹工木柑鬧着頑甯肅偏疾貧廚牽心挂腸全履帶車阙漏乳狗弱翰三拜九叩沙垅上體市娼飾怪裝奇事經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騰雲通航通泉草頭像荼火唾面自乾圍守烏瑞限制枭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