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貢的意思、币貢的詳細解釋
币貢的解釋
指入貢的繡帛、圭璋、虎豹皮、馬等物。《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緻邦國之用……四曰币貢。” 鄭玄 注:“币貢,玉馬皮帛也。”
詞語分解
- 币的解釋 币 (幣) ì 交換各種商品的媒介:貨币。外币。人民币。币值(貨币的價值)。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 貢的解釋 貢 (貢) ò 獻東西給上級,古代臣下或屬國把物品進獻給帝王:進貢。納貢。貢獻。貢品。貢賦。 封建時代給朝廷薦舉人才:貢生(指經科舉考試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人)。貢舉。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網絡擴展解釋
“币貢”是中國古代諸侯向天子進獻的特定貢品類型,屬于《周禮》中“九貢”制度的組成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币貢指諸侯或屬國向周天子進貢的珍貴物品,主要包括繡帛、玉器(圭璋)、虎豹皮、馬匹等物。這類貢品兼具禮儀性和實用性,既象征諸侯對中央的臣服,也為王室提供物資。
-
文獻出處
- 源自《周禮·天官·大宰》記載的“九貢”制度:“以九貢緻邦國之用……四曰币貢。”
- 東漢鄭玄注釋:“币貢,玉馬皮帛也”,進一步明确其包含玉器、馬匹、獸皮和絲織品。
-
曆史背景
币貢屬于周代“任土作貢”政策的具體實踐,即各地根據物産特點進貢。這類貢品不同于稅收,更強調政治象征意義,用于祭祀、王室消費或賞賜諸侯。
-
延伸含義
後世文獻(如明代陶安詩作)中,“币貢”一詞有時被引申為地方向中央進獻財物的統稱,但其核心仍指向《周禮》所載的特定貢品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币貢(bì gòng)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可以拆分為“币”和“貢”兩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
- “币”這個字的部首是“钅”,總共有10個筆畫。
- “貢”這個字的部首是“貝”,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币貢是古代中國一種財物的交換方式,指的是将貢品或貨币獻給官府或上級。在古代的社會體系中,貢品是表示對上級的恭敬和忠誠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稅收形式。
繁體:
在繁體字中,币貢的寫法仍然是「幣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币貢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漢字規範通常采用「币貢」這種寫法。
例句:
1. 各個國家的使者都帶來了豐富的币貢。
2. 他以豐厚的币貢表示對國王的忠誠。
組詞:
币貢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詞組獨立使用。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貢品、財物、禮物等。
反義詞:
反義詞取決于語境,但可能包括收取、取得、占有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