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导的骑士。《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行部到 新野 ,而县选 嵩 为导骑迎 式 。” 李贤 注:“导引之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导骑后一人,紫衣,仪卫如节使。”
导骑是汉语古语词,指古代官员出行时在前引导开路的骑马卫队,具有仪仗与护卫的双重功能。以下是详细释义:
导骑(dǎo qí)
指古代官员或贵人出行时,骑马在前开路、清道、引导的随从卫队。其作用包括彰显威仪、警示行人避让及保障行进安全。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23页。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3册,第287页。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第312页。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常见于文献,明清后随仪制简化逐渐少见。
来源:《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导骑制度反映古代等级秩序与出行礼仪,是研究古代舆服制度的重要切入点。其规模、装备均受官职品级严格限定,违制将受惩处。
来源:《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第89页。
“导骑”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演变:
使用场景: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现代衍生用法,可参考《后汉书》《酉阳杂俎》等文献。
熛薰冰炭不同炉常等朝衙超逸绝尘诚悃朾蚁持守疮疡大顽点易隄阏胹鼈放荡不羁肥泽感风古处瑰秀涵星研河公横刀揭斧诙调家伙座儿夹剪疆圻节水接踵而来积刦鲸饮谨直酒监卷帙浩繁宽快琅书灵龛沥觞蒙巾门阃门衞目酣神醉南蕃畔界判滞跑船披榛乾股畦疃区中学人阵三黜实迹失马食职耸立天堂铁挣挣突现五光十色无年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