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鴈的意思、羔鴈的詳細解釋
羔鴈的解釋
見“ 羔雁 ”。
詞語分解
- 羔的解釋 羔 ā 小羊:羊羔。羔羊。羔兒皮。 泛指動物的幼崽兒:鹿羔兒。牛羔兒。 筆畫數:; 部首:灬; 筆順編號:
- 鴈的解釋 鴈 à 同“雁”。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羔鴈”是“羔雁”的異體寫法,屬于古代禮儀文化中的特定用詞,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小羊和雁,是古代卿大夫階層使用的見面禮(贽禮)。最初以麑鹿(幼鹿)為禮,後逐漸演變為羔雁。
二、用途與曆史背景
- 禮儀功能
作為贽禮,用于晉谒、婚聘、征召等場合,象征身份與禮節。如《白虎通德論》記載:“卿大夫贽,古以麑鹿,今以羔鴈”。
- 等級象征
羔雁的使用體現了周代禮制中“以禽獸别尊卑”的規則,卿大夫階層通過特定禮物彰顯地位。
三、引申意義
唐代起衍生出比喻顯貴者禮聘的用法。例如白居易《薦李晏韋楚狀》中“降羔鴈之禮命”,借指朝廷對賢士的鄭重邀請。
四、字形與讀音
- 字形:“鴈”為“雁”的異體字,二者通用。
- 讀音:羔(gāo)、鴈/雁(yàn)。
五、相關詞彙
與“羔鴈”相關的成語包括“魚書鴈信”“鵰心鴈爪”等,多與書信、禮節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贽禮制度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周禮》《白虎通德論》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羔鴈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羔鴈是指幼年的大雁,也可以用來形容年輕氣盛的人或事物。在古代文學中,羔鴈常被用來比喻美好的愛情或友誼。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羔鴈的部首是羊,它有11個筆畫。
來源:
羔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離騷》。在該篇古詩中,作者屈原用羔鴈來形容友情的深厚和珍貴。
繁體:
羔鴈的繁體字為羔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羔鴈的一種寫法是「㔳」。
例句:
他的朋友們都被他的羔鴈之情所打動。
每年春天,成千上萬的羔鴈飛過我們城市。
組詞:
羔鴈狀、羔鴈留意、羔鴈之恩、羔鴈之情、羔鴈之義
近義詞:
少年、青年、幼鳥
反義詞:
老成、沉穩、成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