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稻醴的意思、稻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稻醴的解釋

稻米釀造的醴酒。《左傳·哀公十一年》:“﹝ 轅頗 ﹞道渴,其族 轅咺 進稻醴、粱糗、腶脯焉。”《禮記·内則》:“飲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禮記·雜記》:“醴者,稻醴也。” 孔穎達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稻醴是漢語中的古語詞,指用稻米釀制的甜酒,特指古代祭祀或宴飲時所用的醴酒。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1. 指水稻果實,《說文解字》釋為“稌也”,即主要糧食作物。

  2. 本義為甜酒,《說文解字》載:“醴,酒一宿孰也”,指一夜釀成的淡甜米酒,酒味淡而帶甜,酒精度較低。

    合成釋義:稻醴即稻米發酵制成的甜酒,區别于用黍、粟等原料的醴酒。


二、文化與社會功能

  1. 祭祀禮器

    周代典籍中,稻醴為祭祀祖先、神靈的專用酒品。《禮記·内則》載:“飲:重醴,稻醴清糟……” 稻醴與黍醴并列為祭祀重器,象征五谷豐登的獻禮 。

  2. 宴飲禮儀

    古代貴族宴席中,稻醴為“三酒”之一(事酒、昔酒、清酒),因其釀造周期短、酒味清淡,常用于日常宴客。《周禮·天官》記載“醴齊”為五齊之一,屬禮儀用酒 。

  3. 醫藥用途

    早期醫書《五十二病方》中,稻醴被用作藥引,取其溫和特性調和藥性,反映古代食藥同源理念 。


三、工藝與演變

  1. 釀造方法

    以蒸熟稻米混合酒曲,經短期發酵(約一日)濾出酒液,因未蒸餾故酒體渾濁,甜度高而酒精度低(約1-2%),類似現代酒釀。

  2. 曆史流變
    • 周代:為“五齊”祭酒之一,地位尊崇。
    • 漢代:逐漸被濁酒、清酒取代,但仍存于禮儀場合。
    • 唐宋後:因蒸餾技術普及,稻醴轉為民間甜飲,演變為今日“醪糟”的前身 。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3. 鄭玄注, 孔穎達疏. 《禮記正義》[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4. 李約瑟.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M]. 科學出版社, 2013:論述古代釀酒技術演變.

稻醴作為中國酒文化源頭之一,兼具禮儀象征與生活實用價值,其工藝與用途的演變,折射出古代社會祭祀制度、飲食文化與科技發展的互動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稻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稻醴”指用稻米釀造的醴酒(一種古代甜酒)。其中“稻”指稻米,“醴”特指甜酒或甘泉,合稱即稻米制成的醴酒。

2. 文獻記載
該詞多見于先秦典籍,例如:

3. 文化意義
作為古代貴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稻醴反映了先秦時期稻米釀酒技術的成熟,也常用于祭祀或禮儀場合。

4. 其他争議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稻米粥”,并引申為“事情圓滿成功”。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醴”字含義的誤讀,建議以傳統文獻釋義為準。

注音與結構

别人正在浏覽...

北垂冰山庇衞常人成敗興廢侈溢廚饎蹉跎時日膽大心小打前失砥石豆科發報機封寵馮郞複比符識改過作新共聚鼓筆花生仁降格以求降聖蔪蔪剪柳焦明激憤極寫覺知軍墾居守困索來臨留獄魯兩生沒汩面執秘方明審摸拓撲鼕鼕欽年柔澤三人一龍上天梯擅專省拜生豬侍祠石凍春水稻歎涕條舉同路通權忳厚吞齧完好豱公無明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