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稻醴的意思、稻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稻醴的解释

稻米酿造的醴酒。《左传·哀公十一年》:“﹝ 辕颇 ﹞道渴,其族 辕咺 进稻醴、粱糗、腶脯焉。”《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 孔颖达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稻醴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指用稻米酿制的甜酒,特指古代祭祀或宴饮时所用的醴酒。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字义解析

  1. 指水稻果实,《说文解字》释为“稌也”,即主要粮食作物。

  2. 本义为甜酒,《说文解字》载:“醴,酒一宿孰也”,指一夜酿成的淡甜米酒,酒味淡而带甜,酒精度较低。

    合成释义:稻醴即稻米发酵制成的甜酒,区别于用黍、粟等原料的醴酒。


二、文化与社会功能

  1. 祭祀礼器

    周代典籍中,稻醴为祭祀祖先、神灵的专用酒品。《礼记·内则》载:“饮:重醴,稻醴清糟……” 稻醴与黍醴并列为祭祀重器,象征五谷丰登的献礼 。

  2. 宴饮礼仪

    古代贵族宴席中,稻醴为“三酒”之一(事酒、昔酒、清酒),因其酿造周期短、酒味清淡,常用于日常宴客。《周礼·天官》记载“醴齐”为五齐之一,属礼仪用酒 。

  3. 医药用途

    早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稻醴被用作药引,取其温和特性调和药性,反映古代食药同源理念 。


三、工艺与演变

  1. 酿造方法

    以蒸熟稻米混合酒曲,经短期发酵(约一日)滤出酒液,因未蒸馏故酒体浑浊,甜度高而酒精度低(约1-2%),类似现代酒酿。

  2. 历史流变
    • 周代:为“五齐”祭酒之一,地位尊崇。
    • 汉代:逐渐被浊酒、清酒取代,但仍存于礼仪场合。
    • 唐宋后:因蒸馏技术普及,稻醴转为民间甜饮,演变为今日“醪糟”的前身 。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郑玄注, 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4.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M]. 科学出版社, 2013:论述古代酿酒技术演变.

稻醴作为中国酒文化源头之一,兼具礼仪象征与生活实用价值,其工艺与用途的演变,折射出古代社会祭祀制度、饮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稻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稻醴”指用稻米酿造的醴酒(一种古代甜酒)。其中“稻”指稻米,“醴”特指甜酒或甘泉,合称即稻米制成的醴酒。

2. 文献记载
该词多见于先秦典籍,例如:

3. 文化意义
作为古代贵族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稻醴反映了先秦时期稻米酿酒技术的成熟,也常用于祭祀或礼仪场合。

4. 其他争议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稻米粥”,并引申为“事情圆满成功”。此说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对“醴”字含义的误读,建议以传统文献释义为准。

注音与结构

别人正在浏览...

摆列白衫儿本息冰冸卜数只偶苍玄餐云卧石侧近充赡从容自若皴皰雕弓二话反相发首封石脯枣怪诞关东汉旅合资荟粹慧黠基地接墒惊惧壳族枯尸连篇絫幅陵易溜肩膀罗裙包土旅游帽訬轻拟合彭铿平圜唴哴乾榨萋毁秋千节攘代身工室庑殊绩司业嵩厚速福索面天厨眺瞩外材帷薄不修吾家麒麟无主后晓劝下舍邪人稀觏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