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舉的意思、條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舉的解釋

(1).謂申明法制,依法律行事。《舊唐書·鄭覃傳》:“帝嘗謂宰臣曰:‘百司弛慢,要重條舉。’”

(2).逐條舉出。 宋 梅堯臣 《得王介甫常州書》詩:“事成條舉作書尺,不肯勞人魚腹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條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結構特征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為“分條目列舉”或“逐項陳述”。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條”指分列的條目,“舉”意為提出或陳列,二者組合後形成系統性陳述事物的表達方式。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政論、典籍整理等場景,如《漢書·藝文志》載“條舉其目”即指系統性地分類列舉典籍目錄。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條舉”包含三個典型特征:

  1. 系統性:區别于簡單列舉,強調按邏輯順序分項陳述,如清代考據學家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條舉古籍異文”的學術方法
  2. 簡明性:《現代漢語詞典》特别标注其“條目清晰、要點突出”的語用特征
  3. 書面性:多用于公文、學術著作等正式語境,現代常見于法律條文分項說明

該詞的典型結構組合包括:

在近現代漢語發展中,“條舉”的使用頻率有所下降,但在特定領域如法律文書起草(如《民法典》條款說明)、學術論文框架構建中仍保留着專業價值。需注意與“列舉”“枚舉”等近義詞的區分,後者缺乏“條舉”所含的系統分類意識。

網絡擴展解釋

“條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申明法制,依法行事
    指通過明确法律條文來規範行為,強調依循制度執行。例如《舊唐書·鄭覃傳》記載唐文宗曾對大臣提到“百司弛慢,要重條舉”,即要求整頓官僚機構的懈怠,加強法制約束。

  2. 逐條列舉
    表示分條目詳細陳述。宋代梅堯臣在《得王介甫常州書》詩中寫道:“事成條舉作書尺,不肯勞人魚腹将”,此處“條舉”即指将事務分條整理後以書信形式說明。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伴宿滭弗璧立不得志不歡而散不堪赤軸帶彩黨風氮族道臣導譯定語紛營符契腑水蠱佞郭秃花饧燋黃進律拒之門外窺觑樂酣了戾連蝶匳具了得戾行鸾交默愧骈阗前燈窮神知化齊衰秋伯全休燒地肆人肅栗肅穆台宦捅婁子投狀頽弊徒勞無益屯住拓寬威裁猥催潙汭韋弱維梢無涓物議沸騰夏箭相闆箫吟小賬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