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踯躅的意思、黃踯躅的詳細解釋
黃踯躅的解釋
羊踯躅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羊踯躅》。
詞語分解
- 黃的解釋 黃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顔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治黃。黃泛區。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黃老(黃帝和老子)。炎黃子孫。 事情失
- 踯躅的解釋 ∶徘徊不前金車玉作輪,踯躅青骢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選》 ∶用腳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賦》詳細解釋.以足擊地,頓足。《荀子·禮論》:“今夫大鳥獸,則失
網絡擴展解釋
“黃踯躅”是羊踯躅的别名,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别名來源:黃踯躅即羊踯躅,出自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羊踯躅》。該植物屬杜鵑花科,因花色鮮黃而得名。
- 讀音:huáng zhí zhú(“踯躅”讀作zhí zhú,表示徘徊之意,此處為植物專名)。
二、藥用特性
- 性味:花性辛、溫,有大毒。
- 主治功能:
- 風痰注痛:與天南星配伍,制成藥丸内服。
- 風濕痹痛:酒蒸後研末,以牛乳、酒調服。
- 注意事項:因毒性較強,需嚴格遵循古籍記載的炮制方法使用。
三、相關文化釋義
“踯躅”本義為“徘徊不進”,如杜甫詩句“踯躅春帷下”即用此意。作為植物名時,可能與羊誤食後中毒蹒跚的形态有關,故得名“羊踯躅”。
如需進一步了解炮制方法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本草綱目》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踯躅》的意思
《黃踯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黃色的牽牛花或黃色的踯躅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踯躅》的部首是草字頭部首艸,并且一共有23畫。
來源
《黃踯躅》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的。《黃》指的是黃色,而《踯躅》則是牽牛花的音譯。
繁體
《黃踯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黃躑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黃踯躅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對于這個詞語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被廣泛接受和使用。
例句
1. 春天的花園裡開滿了黃踯躅的花朵,格外美麗。
2. 他送給我一束黃踯躅,象征着他對我的熱情和關懷。
組詞
組詞:“黃花踯躅”、“踯躅花園”、“牽牛花”。
近義詞
近義詞:“黃花牽牛”、“踯躅花”。
反義詞
反義詞:暫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