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豆芽菜的意思、豆芽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豆芽菜的解釋

豆芽。一般指黃豆芽和綠豆芽。 明 陳嶷 《豆芽菜賦》:“主人聞而笑曰:得非市之所鬻豆芽菜乎?”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六:“豆芽菜:揀菉豆,水浸二宿。候漲,以新水淘,控乾。用蘆席灑濕襯地,摻豆於上,以濕草薦覆之,其芽自長。大豆芽同此。”亦作“ 豆牙菜 ”。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又有海豆菜,形如豆牙菜,其首如泥螺,蘸醋生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豆芽菜

一、詞源與字義解析

“豆芽菜”由“豆”“芽”“菜”三字構成:

二、植物學特征與分類

豆芽菜是豆科種子無光培育的黃化幼苗,依據原料分為兩類:

  1. 黃豆芽:大豆(Glycine max)種子萌發,胚軸粗壯,子葉黃白色,富含蛋白質。
  2. 綠豆芽:綠豆(Vigna radiata)種子萌發,胚軸細長,口感脆嫩,維生素C含量高。

    其生長依賴水分與溫度,無需光合作用,故莖葉呈白色或淡黃色,形态學上稱為“下胚軸伸長體”。

三、文化内涵與食用傳統

豆芽菜在中國飲食中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

四、權威定義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豆芽菜:用黃豆、綠豆等過水發芽而成的蔬菜,白色,可食用。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

  2. 《中國植物志》:

    豆芽為豆科種子萌發的幼嫩器官,屬人工培育的蔬菜變體。

    來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線上版(www.iplant.cn)。


參考文獻來源

  1.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中華書局.
  2. 《康熙字典》(清·張玉書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玉篇》(南朝梁·顧野王著),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
  4. 《大豆生理與栽培》(王金陵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5. 《食用豆類作物學》(程須珍等編著),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6.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7. 《中國民俗大系·飲食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8. 《中國食物成分表》(楊月欣主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豆芽菜”一詞的含義可結合植物學、飲食文化及社會隱喻三個維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植物學定義

豆芽菜是由豆類種子(如黃豆、綠豆、黑豆、豌豆)通過水培發芽而成的芽苗菜,屬于“活體蔬菜”。培育時需在遮光環境中控制溫濕度,周期約6-8天。主要品種包括黃豆芽、綠豆芽等,具有脆嫩口感和清淡風味。

二、社會隱喻

因豆芽細長形态,該詞常被用來形容兩種人:

  1. 身體瘦弱者:比喻體型纖細、弱不禁風的人。
  2. 社會經驗不足者:指初入社會缺乏閱曆或實力的“小白”。

三、曆史與文化

豆芽菜在中國有悠久曆史:

四、營養價值

相較于原豆類,豆芽菜發生顯著營養變化:

  1. 低熱量:黃豆芽熱量從390kcal/100g降至47kcal。
  2. 高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改善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3. 富含維生素C:尤其在綠豆芽中含量較高。

如需了解豆芽菜的具體烹饪方法或培育技術,可參考《農政全書》等古籍或現代農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京大學圖書館邊令鄙昧丙丁鬓目比蹤不一而足車殆馬煩莗葥撐犁孤塗抶疻蟲蟻毳服倒儠匠叮囑凍土範金費腳手廢墜憤發高飛遠遁更姓改物官灋故關鬼畫符古生物學黃易叫牌唶唶劫執禁步浄居儁傑客旌蘭客列姑射曆指龍文鸾驷門釘抹光濃妝淡抹蚍蜉酒草瓶榼前腳妻娶人胞人滿為患煞癞氏姓瘦寡絲末提比佗時委弊孝感小毫俠氣犀利心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