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棚橹的意思、棚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棚橹的解釋

敵樓與大盾。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釋争》:“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為利鋭,以自修為棚櫓。”參見“ 棚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棚橹是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的組合詞,由“棚”和“橹”兩個獨立構件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棚”原指用竹木搭設的遮蔽物或簡易建築,常見于軍事營寨中供士兵休憩或存放器械;“橹”則指大型盾牌或戰船上設置的防禦性高台,用于瞭望或抵禦攻擊,如《說文解字》釋“橹”為“大盾也”,《正字通》補充其可作“城上守禦望樓”。

組合後的“棚橹”特指古代城防或水戰中兼具遮蔽與防禦功能的工事。例如《武備志》記載,城牆上的棚橹以木闆搭建頂棚,外覆生牛皮增強防護,内部設觀察口供士兵射箭;而戰船棚橹則指船舷加高的擋闆,兼具擋箭與掩體作用。該詞在《漢書·晁錯傳》《資治通鑒·唐紀》等文獻中均有實戰應用記載。

需注意的是,“棚橹”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軍事史或解讀文言文獻時仍需準确理解其結構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棚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棚橹(péng lǔ) 指古代防禦工事中的兩種設施:

  1. “棚”:即敵樓,用于瞭望和防禦的高台建築。
  2. “橹”:大盾,一種用于遮擋箭矢的防護工具。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劉劭的《人物志·釋争》:“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橹。”
此處以“棚橹”比喻自我修養如同防禦工事,強調謙讓與修身的重要性。

三、結構拆分

四、常見用法

  1. 軍事語境:指具體的防禦設施,如“城牆上設棚橹以禦敵”。
  2. 比喻義:用于抽象表達,如“以德為棚橹”。

五、易混淆點

需注意與“蓬廬”(簡陋房屋)、“樯橹”(船桅與船槳)等詞區分。部分網絡釋義(如“粗俗荒唐”)可能存在誤讀,建議以權威典籍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人物志》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薄身陂辭菶茸不欺暗室钗镮襯資掣驗踟蹰疇曩販客煩斂古簡漢爵賀本黑質猴子跳借秦擊均濟民隽士口述勞悴老在行類求聯保煉蜜了然陵頽履位鳴艚膩抹凝一皮韛批首乾竺全價铨事認業若不璱璱山讴升沉誓山盟海手藳太阿跳梁佻險貼黃銅象怢栗托身托之空言外親巍巍蕩蕩烏亮無像閑美笑閧玺策謝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