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凋盡的意思、凋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凋盡的解釋

謂凋敝窮竭,至于極點。《三國志·魏志·劉廙傳》“ 廙 上疏謝曰” 裴松之 注引《劉廙别傳》:“明賢者難得也。況亂弊之後,百姓凋盡,士之存者蓋亦無幾。”《北史·楊玄感傳》:“所在脩營,人力為之凋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凋盡"是由"凋"與"盡"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釋為"完全凋謝"之義。從構詞法分析:"凋"本指草木零落,《說文解字》注"半傷也",段玉裁考據其引申義為事物衰敗;"盡"作副詞表程度徹底,《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語法功能為"全、都"。二字組合産生遞進式語義,強調生物或事物從局部凋零發展到完全消亡的狀态。

該詞在文學語境中常被賦予象征意涵。如《全唐詩》中白居易《秋題牡丹叢》"紅豔久已凋,碧芳今亦盡",雖未直接使用"凋盡"二字,但通過前後句的遞進關系,已構成與"凋盡"相同的時間延續性意象。現代漢語語料庫顯示,該詞多用于描寫自然景觀的消亡過程(如"秋葉凋盡的山林"),或隱喻社會現象的衰微(如"傳統技藝凋盡的時代")。

語義辨析需注意與"凋敝""凋零"的差異:"凋敝"側重破敗狀态,"凋零"強調零落過程,而"凋盡"突出終結結果。在語法功能上,《現代漢語八百詞》指出其多作謂語或定語,如"繁華凋盡"(謂語)、"凋盡的枝頭"(定語)。

語源考證可追溯至南朝江淹《悼室人》"窗塵歲時阻,閨蕪日夜深。流黃夕不織,甯聞梭杼音。涼霭漂虛座,清香蕩空琴",其中"凋盡"的意象已通過時間副詞"日夜"與空間副詞"空"的疊加得以呈現。該用法後被宋代詞人周邦彥化用為"風老莺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通過自然物候的更替暗喻"凋盡"的循環規律。

(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點校本,《現代漢語語料庫》北京語言大學建設版)

網絡擴展解釋

“凋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凋盡”原指花草完全枯萎凋謝的狀态,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象的衰敗。隨着語義演變,該詞逐漸被賦予比喻義,泛指事物由盛轉衰直至消亡的過程,例如希望破滅、熱情消退或生命力枯竭等抽象概念。

二、曆史典故與引證

  1. 社會凋敝: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中記載“百姓凋盡”,形容戰亂後民生極度困苦,人口銳減;
  2. 人力耗盡:
    《北史·楊玄感傳》提到“人力為之凋盡”,指大規模工程導緻民力衰竭。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更多古籍用例或現代語境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襃封變蛋蔽匿步蟾崇遇舡人傳馨滁州西澗醋味抖搐鬥煙絲短窄泛涉肥滿浮猋夫布負纖該舉歌鼓龜玉毀椟顧廬駭訝皓皛好施虺隤見幾而作奸民角菱警邊憬憧勘驗礦物壘舍連臂烈焰罹咎陵鯉流明镂空鸾伏蘆酒論定緑耳履霜知冰呂祖蠻觸相争捏素迫唶茜草輕舸器賞尚書郎舍己就人生道搜奇鎖頓蘇世現打不賒閑玩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