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 東漢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書台,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初入台稱守尚書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魏 晉 以後尚書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綜理職務,通稱為尚書郎。《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可汗問所欲,‘ 木蘭 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明 黎民表 《紫荊關》詩:“ 金城 誰獻議,老作尚書郎。”
“尚書郎”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其含義和演變如下:
尚書郎是東漢時期設立的官職,隸屬尚書台(後稱尚書省),主要負責在皇帝身邊處理政務。最初從孝廉中選拔有才能者擔任,是中央行政體系的重要職位。
《木蘭詩》中“木蘭不用尚書郎”一句,側面反映該職位在南北朝時期的知名度與吸引力。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曆史階段的記載,若需完整文獻考據,可參考《後漢書·百官志》或唐代官制史料。
《尚書郎》是一個中文詞彙,可以分解為“尚書”和“郎”兩個部分。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古代官員中擔任尚書職務的侍從官員。
《尚書郎》的部首拆分是“尚”字的“立屍”部首和“郎”字的“邑”部首。《尚書郎》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尚書郎》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尚書是古代官員中的一種職務,負責行文和文書的處理。而尚書郎則是尚書的侍從官員,負責輔助尚書處理文書事務。
《尚書郎》的繁體寫法為「尚書郞」。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尚書郎》的古代寫法也有一些變化。古代《尚書郎》的漢字寫法可能是「尙書郞」。
1. 他的父親是尚書郎,所以他從小就接觸到政務文書。
2. 這位尚書郎文章寫得非常出色,備受贊賞。
尚書、書郎、尚書令、國子監
書佐、書吏、文士
尚書郎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與其相關的職務中,尚書令可能是一種相對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