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尚書郎的意思、尚書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尚書郎的解釋

官名。 東漢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書台,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初入台稱守尚書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魏 晉 以後尚書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綜理職務,通稱為尚書郎。《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可汗問所欲,‘ 木蘭 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明 黎民表 《紫荊關》詩:“ 金城 誰獻議,老作尚書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尚書郎是古代中國官職名稱,起源于東漢時期,隸屬于尚書台,主要負責中央文書處理與政務執行。該官職最初為尚書令的屬官,至魏晉時期逐漸演變為重要的行政職位,常由士族或文學才能出衆者擔任,需通過嚴格的選拔考試。

從職責來看,尚書郎分為不同層級,包括侍郎、郎中、令史等,具體事務涉及起草诏令、審核地方奏章、管理文書檔案等。據《後漢書·百官志》記載,其職能要求“通曉經史,精于文翰”,是銜接皇帝與六部行政的核心角色。

曆史上,尚書郎的選拔與晉升制度隨朝代更疊而變化。例如,魏晉時期增設“殿中郎”等分支職務,隋唐後逐漸被六部官職取代。著名文學家李密曾在蜀漢任尚書郎,其《陳情表》中“猥以微賤,當侍東宮”即反映了這一職位的特殊性。

網絡擴展解釋

“尚書郎”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其含義和演變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尚書郎是東漢時期設立的官職,隸屬尚書台(後稱尚書省),主要負責在皇帝身邊處理政務。最初從孝廉中選拔有才能者擔任,是中央行政體系的重要職位。

二、選拔與晉升路徑

  1. 初入台:稱“守尚書郎中”;
  2. 滿一年:晉升為“尚書郎”;
  3. 滿三年:再升為“侍郎”。
    • 魏晉後,尚書省分設各曹(部門),侍郎、郎中等官通稱“尚書郎”。

三、職責與地位

四、曆史演變

五、文學中的例子

《木蘭詩》中“木蘭不用尚書郎”一句,側面反映該職位在南北朝時期的知名度與吸引力。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曆史階段的記載,若需完整文獻考據,可參考《後漢書·百官志》或唐代官制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勝拜洗背城成軸遲昕楮雞杜絕言路二傳手耳舍發揚蹈勵富商巨賈赴選割鬧恭逢其盛官帑觀心過誤含飯涵量好事天悭換算鹘淪蹇跂校核觊豁荊人涉澭譏責蹶躍看不清克剪昆彌了身達命厘比輪回梅雪矊脈排優攀誣炰燖軯鍧膍胵起鍋傾訴球兒湫湫弱燭光燈森伯史筆首座束帶説中探會蹄鐵通律徒輿萬貫家財僞怠賢内曉語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