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的意思、五人墓的詳細解釋
五人墓的解釋
明 代 蘇州 反 魏忠賢 鬥争殉難五義士之墓。 天啟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賢 派禁衛吏役至 蘇州 逮捕 東林黨 人 周順昌 ,群衆憤而抗争。市民首領 顔佩韋 、 馬傑 、 沉揚 、 楊念如 、 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義。當地人士感其義,合葬于 虎丘山 旁,題曰“五人之墓”。見 明 張溥 《五人墓碑記》。 清 招廣濤 《粵東近事新樂府·義勇》:“昔聞五人墓,懷古嘗心寫。”參閱《明史·周順昌傳》。
詞語分解
- 五的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颛顼、
網絡擴展解釋
“五人墓”是明代蘇州市民為紀念反抗宦官魏忠賢暴政而犧牲的五位義士所立的合葬墓。以下是詳細解釋:
1.曆史背景
- 閹黨專權:天啟年間(1621-1627年),宦官魏忠賢權傾朝野,勾結黨羽殘酷鎮壓異己,東林黨人周順昌因反對其暴政遭迫害。
- 蘇州民變:天啟七年(1627年),魏忠賢派禁衛吏役到蘇州逮捕周順昌,引發市民大規模抗議。民衆與官差爆發沖突,最終顔佩韋、楊念如、沈揚、馬傑、周文元五人挺身而出,被捕後英勇就義。
2.墓地與紀念
- 地理位置:五人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山塘街,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墓碑題“五人之墓”,墓旁立有《五人墓碑記》碑刻。
- 文學影響:明末文學家張溥撰寫《五人墓碑記》,贊頌五人“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精神,此文被收入《古文觀止》,成為後世傳頌的名篇。
3.意義與評價
- 民間抗争象征:五人作為普通市民,因義憤反抗強權,體現了“匹夫有重于社稷”的氣節。清代詩人歸懋儀在《五人墓》中稱其“義勇直欲淩鱄諸”。
- 曆史地位:該事件反映了明末市民階層對抗腐敗統治的覺醒,五人墓也成為蘇州重要的曆史遺迹和文化符號。
擴展閱讀
- 五人墓所在的“義風園”免費開放,可結合《五人墓碑記》原文參觀,感受曆史場景(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人墓》的意思
《五人墓》是一個詞語,指的是一種墓地或墳墓,用來埋葬五個人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人墓》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五(五點水),人(人字旁),墓(土字旁)。
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其中“五”部首有4畫,“人”部首有2畫,“墓”部首有6畫。
來源和繁體
《五人墓》一詞源于漢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都是「五人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根據不同朝代和書法風格的變化,「五人墓」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還是以現代漢字的形式出現。
例句
1. 村子外的山坡上有一個古老的五人墓,據說是五位勇士的埋葬地。
2. 在這座小島上,還保存着一座五人墓,為了紀念當年犧牲的五位漁民。
組詞
1. 五人組:指由五個人組成的團隊或集體。
2. 墓地:指用于埋葬屍體的地方。
近義詞
墓穴、墳墓、陵墓。
反義詞
出生地、人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