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項的意思、黨項的詳細解釋
黨項的解釋
古代 羌 族的一支。 北宋 時建立 西夏 政權,地區包括今 甘肅 、 陝西 、 内蒙古 的各一部分和 甯夏 。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狄青》:“ 狄青 為 延州 指揮使, 黨項 犯塞時,親募萬勝軍。”參見“ 黨項 ”。
詞語分解
- 黨的解釋 黨 ǎ 見“黨”。 筆畫數:; 部首:黑; 筆順編號:
- 項的解釋 項 à 見“項”。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黨項”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黨項"是中國古代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屬于西羌分支,又稱"黨項羌"。該族群以遊牧為生,主要活躍于隋唐至北宋時期。
二、曆史發展
• 北宋時期建立西夏政權(1038-1227年),疆域涵蓋今甘肅、陝西、内蒙古部分區域及甯夏全境
• 與中原王朝長期存在軍事沖突,如《智囊補》記載北宋将領狄青曾在黨項犯邊時組建"萬勝軍"防禦
三、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隋書》,明代馮夢龍《智囊補·兵智·狄青》等文獻均有相關軍事活動記錄,反映出黨項在宋代的邊疆影響力。
四、民族演變
西夏滅亡後,黨項人逐漸與漢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其獨特的西夏文字和文化成為研究西北民族史的重要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黨項》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西夏(1038年-1227年)的政權和民族。下面将分别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黨項》的部首是“黽”,拆分後為“黑”,是“黑”字的變體,其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黨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曆史。西夏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政權,是由遼朝閹宦耶律大石(1038年-1058年)所建立。其國家所在地位于今天的甯夏和陝西一帶,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重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繁體:
《黨項》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黨項》這個詞的寫法有所變化,其中一種古代寫法是“黨邢”。
例句:
1. 《黨項》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政權。
2. 西夏人是指居住在西夏政權範圍内的人民,也即是《黨項》民族的成員。
組詞:
與《黨項》相關的組詞有:
1. 黨項政權:指西夏政權及其領導人和體制。
2. 黨項民族:指西夏人所屬的少數民族。
近義詞:
與《黨項》相近義的詞語有:
1. 西夏:指西夏政權和民族。
2. 遼西:指西夏的國家所在地。
反義詞:
與《黨項》相反義的詞語有:
1. 宋:指北宋政權和民族,與西夏政權存在對立。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