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聞道的意思、聞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聞道的解釋

(1).領會某種道理。《論語·裡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明 李贽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裡可也。”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 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聞道”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結合古籍和現代用法,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領會真理或道理
    源自《論語·裡仁》:“朝聞道,夕死可矣”,意為早晨領悟了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無遺憾。此處的“道”指宇宙規律、人生真谛或道德準則,如韓愈《師說》中“聞道有先後”強調對真理的理解不分時間先後。

  2. 聽說、得知消息
    常見于古詩文,如杜甫《秋興》“聞道長安似弈棋”表示聽聞長安局勢如棋局般變幻,元代雜劇《趙禮讓肥》中“豈不聞道”則為“難道沒聽說”之意。

二、延伸與運用

三、例句參考

  1. 古籍例:李贽《卓吾論略》“聞道於此,雖萬裡可也”,體現對真理的追求。
  2. 今用例:“學術研究需先聞道,方能專攻術業”(化用自韓愈《師說》)。

提示:該詞在文學、哲學領域高頻出現,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更多古籍用例可查閱《論語》《杜工部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德的聞道

《聞道》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由拆分的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門”和“耳”,部首“門”表示“人的行動”,而部首“耳”則表示“聽覺”。它的筆畫數為四畫。

這個詞彙源自《論語》,意為“傾聽道德的言論”。在古代,人們常常聚集在門前,傾聽有智慧和道德品質的人的講述和推己及人的教誨,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道德。因此,“聞道”一詞也代表了一個人學習和傳承道德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聞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漢字及篆書中,寫作“聞道”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形态基本一緻。

一些關于“聞道”的例句包括:

1. 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态,傾心傾聽大師們的言行,這是聞道高貴的品質。

2. 我們應該勇于傾聽與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才能真正聞道。

組詞方面,與“聞道”相關的詞彙有:

1. 聞名: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社會上因為特定的特點而被人們熟知。

2. 道德: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所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

反義詞可以是:

無道:指人們沒有遵循道德原則,行為不端正不正義。

最後,我們可以得出《聞道》這個詞彙的基本意思是從别人身上聽到道德言論,以及傾聽、學習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在社會交往中,保持對他人的尊重和敬意,并以行動來體現道德的力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