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槁的意思、凋槁的詳細解釋
凋槁的解釋
(1).草木凋謝枯萎。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十一:“西風蟄龍蛇,衆木日凋槁。” 宋 歐陽修 《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奉呈聖俞》詩:“四時悲代謝,萬物惜凋槁。”
(2).形容人容貌憔悴。 宋 曾鞏 《冬暮感懷》詩:“将帥色凋槁,蚍蜉勢趫騰。” 宋 蘇轍 《次韻秦觀梅花》:“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見米鹽惟醉倒。”
詞語分解
- 凋的解釋 凋 ā 衰落:凋謝。凋殘。凋枯。凋萎。凋零。凋敝。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槁的解釋 槁 ǎ 枯幹: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古同“藁”,草。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凋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
草木凋謝枯萎
指植物因季節變化或環境惡劣而枯萎衰敗。例如:
- 唐代韓愈《秋懷》詩:“西風蟄龍蛇,衆木日凋槁。”
- 宋代歐陽修描寫四季更替時寫道:“四時悲代謝,萬物惜凋槁。”
-
形容人容貌憔悴
引申為人的面容因憂愁、疾病或困苦而顯得枯槁無神。例如:
- 宋代曾鞏在詩中描述将帥的疲憊:“将帥色凋槁,蚍蜉勢趫騰。”
- 蘇轍亦用“病夫毛骨日凋槁”刻畫病中憔悴之态。
該詞通過自然景象的衰敗隱喻人的精神狀态,常見于古典詩文,兼具寫實與抒情的雙重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凋槁(diāo gǎo)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花木的枝葉凋落枯槁,生機不再的狀态。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其中,“凋”字的部首是冫(bīng),它有5畫,讀音是diāo。而“槁”字的部首是木(mù),它有12畫,讀音是gǎo。凋槁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詩歌中,用來形容花木衰敗、生命衰老的現象。
在繁體中,凋槁這個詞的寫法是「調膏」,保留了原有的意思,隻是字體形式不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凋槁這個詞的寫法并未發生太大的改變。
以下是一個例句:秋風吹過,花朵凋槁在樹枝上。
關于組詞,可以用凋槁分别組成其他詞語,例如:凋零、凋謝、槁木、槁筆等。
近義詞可以是:凋零、凋謝、幹枯。
反義詞可以是:繁盛、蓬勃、茁壯。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