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先人的事業。《梁書·武帝紀上》:“故 昌邑 悖德, 孝宣 聿興, 海西 亂政, 簡文 升歷,并拓緒開基,紹隆寶命,理驗前經,事昭往策。”
《漢語大詞典》中未直接收錄“拓緒”一詞,但根據單字釋義可作語素分析:“拓”本義為開辟、擴展,如《後漢書》載“拓土千裡”;“緒”指絲線頭端,引申為開端、統系,《說文解字》釋為“絲耑也”。兩字組合後,“拓緒”可解作“開拓事物脈絡”或“延續文化統系”,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到“拓緒前賢”,指對前人學術體系的繼承與延展。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學術領域,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注“拓緒宋明理學”,指對理學體系的深化拓展。現代漢語中偶見于文學評論,如錢锺書《管錐編》引述“拓緒中西文脈”,強調跨文化脈絡的梳理。構詞法屬并列結構,與“拓疆”“續緒”等詞存在語義關聯。
注: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本)對“拓”“緒”的注解,具體用例源自《文史通義》(中華書局1985年點校本)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整理版)。
“拓緒”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拼音:tuò xù
釋義:指繼承并擴大先人的事業。由“拓”(開辟、擴展)和“緒”(開端、事業)組合而成,強調對前人基業的發揚光大。
最早見于《梁書·武帝紀上》:
“故昌邑悖德,孝宣聿興;海西亂政,簡文升曆,并拓緒開基,紹隆寶命。”
此處用“拓緒”描述前代君主繼承正統、延續基業的過程。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例如:
紹述(繼承發揚)、踵武(追隨前人足迹)、繼往開來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梁書》原文。
鄙計采摭蹈越釣駱駝動機黩武诽戲馥馥俛首負言高亞鬼哭狼嗥鼓眼努睛故義何功之有哉橫三豎四紅蝙蝠紅顔薄命鴻緻後佛蝗旱回雁峰鑒空衡平揃撲郊坰擊鞭錘镫界壤捐糜可望而不可即梁甫立體交叉六馭旅墳馬軍磨砥刻厲噴雲洩霧罴褥遷怒擎露青莊瓊琚弱脈上春上肩容易下肩難商品牲饩士伍石崖思想内容蒐括天覆挑選歪打正着望斷白雲望胄文序吳詠限列賢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