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膻的意思、膏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膻的解釋

羊膏。古代調味八珍之一。《周禮·天官·庖人》:“凡用禽獻……冬行鱻羽,膳膏羶。” 鄭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脂也。”《禮記·内則》:“冬宜鮮羽,膳膏羶。” 鄭玄 注:“羊膏羶。” 孔穎達 疏:“膏羶,羊膏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解析

2.文獻出處

3.用途與文化背景

4.擴展知識

總結來看,“膏膻”是古代飲食文化中的專有名詞,特指羊脂,兼具實用價值和文化意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禮記》原文及漢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膻》一詞的意思: 「膏膻」(gāo shān)是一個形容詞,形容物品或環境散發出濃厚的油腥氣味。它通常用來指代食物中的油脂味道或動物脂肪的氣味,有時也用來形容異味較大的場所或人體上的氣味。此詞常用于貶義,用來表示令人不悅的氣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膏膻》一詞的左邊部分是「⺼」(肉身),右邊部分是「山」(shān)。 來源: 「膏膻」的來源較為晦澀,它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主要用來形容牲畜或食物的氣味。《詩經》中的《爰車》一詩即有「不敢膏膏散,赫如日星辰」的詩句,意指牛羊等牲畜體味濃厚。 繁體字: 「膏膻」的繁體字為「膏膻」,保持了簡體字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膏膻」一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在古代大篆字體中,此詞的形狀為「肉」(ròu)的下面寫兩個「山」字。現代小篆字體則變為「⺼山山」。 例句: - 桌上的炒菜充斥着膏膻的油膩味道,讓人食欲大減。 - 這個城市的垃圾場散發着膏膻的氣味,實在難以忍受。 組詞: - 膏油:指由動植物脂肪提取的油脂。 - 膏腴:形容肥胖、肉質豐滿的樣子。 近義詞: - 油膩:指油脂過多或沾染油脂而産生的滑膩感。 - 魚腥:形容魚類散發的特殊氣味。 反義詞: - 清香:指清新、芬芳的香氣。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