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龍刍狗的意思、土龍刍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龍刍狗的解釋

土做的龍,草紮的狗。比喻名實不相副。《三國志·蜀志·杜微傳》:“ 微 自乞老病求歸, 亮 ( 諸葛亮 )又與書答曰:‘ 曹丕 篡弑,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龍刍狗”是漢語中的典型典故詞彙,其釋義可從詞源、結構、語義三個維度解析。從詞源學角度,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弑,自立為帝,是猶土龍刍狗之有名也”,此處以“土制的龍”和“草紮的狗”比喻虛有其表之物。構詞法上,“土龍”與“刍狗”構成并列關系,前者指代古代祈雨儀式使用的泥塑龍形,後者出自《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原指祭祀後即棄的草制祭品。

現代語義層面,《漢語大詞典》定義其為“比喻名實不相稱的事物”,強調形式與本質的背離特征。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該成語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重實質輕形式”的價值取向,常被用于批判徒有其表的政治現象或學術造假行為。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則考證其修辭學價值,認為該詞通過具象化隱喻實現了抽象概念的生動表達。

權威文獻可參考中華書局《三國志》點校本(2011年版)第891頁,以及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24頁的相關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土龍刍狗”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語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該成語通過具象的祭祀用品(土龍、草狗)揭示抽象道理,生動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名實之辯”的哲學思想。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解讀,可參考古籍《三國志》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僾逮柏成子臯柏椁八戒迸脆不舍晝夜逞妍鬭色穿心蓮翠瑩瑩電柱調革放還廢痼鳳吟紛披浮冰塊幹霍亂狗國含漿黑脖溜粗嘿嘿蚩蚩黑漆漆煥然虎嘯風馳見示交鋒禁過局奁居利思義柯笛口彩口茄目瞠困覺淚河貍步立馬蓋橋流衍立主龍雕鳳咀路糧賣帳麪木明夷迷人眼目内眦倪嗣沖評铨衾寒枕冷忍垢偷生睿祖舌子梭子天标挺胸疊肚替人武樂小艙小虧小像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