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吊兒郎當的意思、吊兒郎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吊兒郎當的解釋

[careless and casual;slovenly dilly dally;dodge the column;loiter away] 指對事情不認真,不負責任,或态度、作風不莊重

詳細解釋

亦作“吊兒郎當”。形容作風散漫、态度不嚴肅、儀容不整等。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這固然也因為一時自稱‘革命作家’的過于吊兒郎當,終使堅實者成為碩果。”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三四:“村幹部說他們不好好生産,吊兒郎當。”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二章:“同志們經常跟我說:‘調皮騾子,你可不能再吊兒郎當了,現在身份不同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吊兒郎當”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态度不嚴肅或不認真,常帶有貶義色彩。例如:一個人若穿着邋遢、行為隨意,或對工作敷衍了事,即可用此詞形容。

2. 出處與演變
成語出自豐子恺《口中剿匪記》:“到後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吊兒郎當,根本沒有替我服務。”。原指牙齒歪斜不齊,後引申為形容人的狀态或态度。

3. 用法與發音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使用場景
常用于批評他人态度不端正,如工作懈怠、生活邋遢等。例如:“他因吊兒郎當被領導批評。”

提示:該詞含貶義,日常使用需注意場合,避免冒犯他人。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吊兒郎當》這個詞在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懶散,無所事事,沒有責任感的狀态。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吊兒郎當》這個詞由“吊”、“兒”、“郎”、“當”四個字組成。其中,“吊”字的部首是口,筆畫為七;“兒”字的部首是人,筆畫為兩;“郎”字的部首是阝,筆畫為十一;“當”字的部首是田,筆畫為五。 來源:《吊兒郎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一書中,用來形容一些遊手好閑,沒有什麼實際行動的人。 繁體:《吊兒郎當》的繁體字為「弔兒郎當」。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人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但是,《吊兒郎當》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基本上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他整天吊兒郎當地待在家裡,一點都不上進。 組詞:吊兒郎當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吊兒郎當的态度”、“吊兒郎當的作風”。 近義詞:懶散、遊手好閑、無所事事。 反義詞:勤奮、努力、積極。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