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言的意思、三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言的解釋

(1).三句話。《左傳·昭公十四年》:“ 平丘 之會,數其賄也,以寬 衛國 , 晉 不為暴。歸 魯 季孫 ,稱其詐也,以寬 魯國 , 晉 不為虐。 邢侯 之獄,言其貪也,以寬 魯國 , 晉 不為頗。三言而除三惡,加三利,殺親益榮,猶義也乎?”《呂氏春秋·慎小》:“ 齊桓公 即位三年,三言而天下稱賢,羣臣皆説。去肉食之獸;去食粟之鳥;去絲罝之網。” 高誘 注:“是三言也。”《宋史·蘇轼傳》:“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願陛下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

(2).三個字。《戰國策·齊策一》:“ 齊 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 郭靖君 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

(3).指三言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三言興於 虞 時,元首之詩是也。”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六言起於 漢 司農 谷永 ,三言起於 晉 夏侯湛 。”

(4).指 明 馮夢龍 纂輯的三種短篇小說集。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一篇:“已而有‘三言’。‘三言’雲者,一曰《喻世明言》,二曰《警世通言》……三即《醒世恒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言"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固定詞組,根據《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其核心釋義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文學專指義 特指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合稱"三言"。該系列包含:

  1.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以市井生活為背景,通過40篇故事展現明代社會風貌。
  2. 《警世通言》:收錄40篇勸誡故事,強調道德教化與因果報應。
  3. 《醒世恒言》:40篇作品着重反映市民階層價值觀,語言通俗生動。 文學史評價其為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發展高峰,開創"拟話本"體裁先河(參考來源:《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

二、語言形式義 指由三個漢字組成的特殊語言單位,包含兩種形态:

  1. 三言諺語:如"人心齊,泰山移",具有口語化、警策性特征(參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三言詩體:指每句三字的詩歌形式,如漢代《郊祀歌》部分篇章,節奏短促有力(參考來源:《中國古代文體概論》,褚斌傑著)。

以上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詞條釋義及文學研究專著,具體文獻可參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馮夢龍文學文獻研究》、中華書局《白話小說語言演變研究》等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三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馮夢龍編纂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主要文學含義)

“三言”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合稱,包括:

  1.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
  2. 《警世通言》
  3. 《醒世恒言》 每集收錄40篇,共120篇作品。
    特點:

二、其他曆史語境中的含義

  1. 三句話
    見于《左傳》《呂氏春秋》等典籍,如《左傳·昭公十四年》以“三言”概括外交策略。
  2. 三個字
    《戰國策·齊策一》記載“海大魚”三字谏言的故事。
  3. 三言詩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及三言詩起源于虞舜時期的《元首之詩》。

三、使用建議

文學領域提及“三言”時,通常特指馮夢龍的小說集;若涉及古代文獻,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需了解完整作品目錄或創作背景,可參考《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原著或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傲霜白首一節抱舋才短氣粗初唐從徕達人骶骨地下莖獨創性風起雲湧負譏蚨錢高橹衮斂孤行己意,孤行己見河隍袷辂減半江雞挢捎積幂晶光苦吟覽究纍纍若若壘門連鋒淪蕪鹿皮夾陸業率健墨色暮耋嗯嗯鋪牌仁風任隨容台散播啬吝哨騎燒燕失歡石苋時移世異水緊死間四廂尿脬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甜絲絲投拜土難網梭尉悅文倒無線電傳真鄉關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