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府的意思、設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府的解釋

設置官府。 漢 班固 《 * 通·封公侯》:“王者即位,先封賢者,憂民之急也。故列土為疆,非為諸侯,張官設府,非為卿大夫,皆為民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設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行政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沿革兩個維度解析:

一、詞素解析 "設"表動作,指建立、規劃,《漢語大詞典》釋為"布置、安排"(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府"原指文書儲藏處,後演變為行政區劃單位,《辭源》标注其"唐代始為地方政區名稱"(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二者組合構成動賓結構,特指建立地方行政機構。

二、曆史行政實踐 該詞多用于宋元明清的地方建制,如《明史·地理志》載"洪武九年改設府治",指将某地升格為府級行政區。清代《欽定大清會典》規定"凡新辟疆域,經勘驗後奏請設府",體現其制度規範性(來源: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

三、現代語義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設府"仍保留着"建立管理機構"的引申義,如《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将現代地級市建置稱為"新型設府模式"(來源: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但已失去古代行政區劃專有名詞的嚴格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設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設置官府”,多用于曆史或政治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設府”指在特定區域建立官府機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該詞強調政權或行政組織的設立過程,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白虎通·封公侯》中提到:“張官設府,非為卿大夫,皆為民也”,說明設立官府的根本目的是服務民衆。

2.曆史出處

漢代班固在《白虎通·封公侯》中最早使用該詞,原文為:“王者即位,先封賢者……張官設府,非為卿大夫,皆為民也。” 這體現了古代統治者通過設立官府機構來實現國家治理的理念。

3.使用場景

4.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原文或不同曆史時期的用例,可參考《白虎通》相關研究或《漢書》等史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君白平班榮卑攝鞭辟着裡跛鼈波累不苟裁撝撐場面齒齒大蟲吃小蟲大梁吊籠定語短計斷死督臣訛差豐懿貫花貫綜寒點闳駿哄士花點子滉瀁悔恡互明家廚佶栗劇縣抗手括弧賫旨理枉輪回磨憑驗批頭氣孱七留七林窮疾全璧仁丹胡山衲剩馥師古守政雙文水鬼蔬甲順利說是談非松殿汰選湯鍋特宥無狀子下顧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