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迹人的意思、迹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迹人的解釋

(1). 周 代掌管狩獵之官。《周禮·地官·序官》:“迹人,中士四人。” 鄭玄 注:“迹之言跡,知禽獸處。” 孫诒讓 正義:“此迹人亦掌蹤迹禽獸,知其所藏之處。”《左傳·哀公十四年》:“迹人來告曰:‘ 逢澤 有介麋焉。’” 杜預 注:“迹人,主迹禽獸者。”

(2).指探子。 唐 李邕 《左羽林大将軍臧公神道碑》:“獲其迹人,審其陰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迹人是中國古代職官體系中的專有名詞,讀音為jì rén,屬複合式合成詞。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地官》,指周代設置的專職管理田獵界限的官員。其核心職能包含兩方面:一為"掌邦田之地政",即劃定王室狩獵區域的地理界限;二為"禁麛卵者與其毒矢射者",禁止民衆在非狩獵季捕殺幼獸、拾取鳥卵及使用毒箭。

從漢語構詞法分析,"迹"取追蹤獸迹之義,"人"指官職承擔者,二字組合精準體現該職務通過追蹤動物痕迹實施管理的特征。東漢鄭玄注《周禮》時特别強調,迹人需掌握"辨其物色,知其地域"的專業技能,即具備動物生态辨識與地理區劃的雙重知識體系。

在詞義演變過程中,清代學者孫诒讓《周禮正義》補充考釋,指出戰國時期該官職職能擴展至掌管山澤禁令,反映出古代生态保護意識的萌芽。現代漢語研究中,《漢語大詞典》将其定位為曆史詞彙,主要應用于古代職官制度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迹人”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的雙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時代背景理解:

一、周代官職

指掌管狩獵事務的官員,職責包括:

  1. 追蹤禽獸:通過足迹判斷野獸藏匿處,為王室狩獵提供信息( )。
  2. 管理圍場:守護獵場、防止偷獵,保護野獸資源( )。
    • 文獻依據:《周禮·地官》記載“迹人,中士四人”,鄭玄注“迹之言跡,知禽獸處”( )。

二、唐代引申義

指探子或偵查人員,負責追蹤敵情:

補充說明

“迹”字本義為蹤迹、腳印(),引申為追蹤行為。兩種含義均與“追蹤”相關,但對象不同:前者針對野獸,後者針對人類情報。需注意,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爆鳴變術飙駭碧綠不拔一毛步虛壇采菱曲倒大疊翮法拉藩牆飛船蜂迷蝶猜風言霧語分肌劈理稿籤門上孤燈規兆黃菜借水推船紀號巾帼丈夫金勝給事郎雞鹜争食刊約昆峯靈妙落意秘籍南班釀雪佩戴賠話陪席漂兒芘賴貧賈辟若普遞汽水權用趨陪容日三枭上造閃閃藏藏山世身傍世舊十三太保拾纂缌麻服鲐黃矘視天亡通喪枉賊文語先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