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大禹谟》:“惠迪吉,從逆兇。” 孔 傳:“迪,道也。順道吉,從逆兇。”後因以“迪吉”表示吉祥,安好。《金6*瓶6*梅詞話》第三九回:“一門長叨均安,四序公和迪吉。” 明 李東陽 《奉謙齋徐先生書》:“ 趙中書 回,知尊候迪吉,足慰下懷。” 清 朱之瑜 《與三木高之書》之六:“歸鄉之後,屢詢興居,知闔宅迪吉,可勝欣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迪吉漢語 快速查詢。
"迪吉"是由"迪"和"吉"組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典中具有特殊含義。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迪"本義為引導、開導,《尚書·大禹谟》有"惠迪吉"之語,孔穎達疏解為"順道則吉"(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冊)。"吉"指吉祥,《周易·系辭上》載"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引申為美好事物(來源:《辭源》修訂本)。
二字組合"迪吉"最早見于《尚書·大禹谟》"惠迪吉,從逆兇",意指遵循正道則獲吉祥(來源:《十三經注疏》)。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強調"迪"含"道"的引申義,故"迪吉"可解作"導引吉祥之道"(來源:《說文解字注》)。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定義為"因循正道而獲得的吉祥征兆"(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傳統文化研究及古籍注釋中仍具學術價值。
“迪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迪吉”源自《尚書·大禹谟》中的“惠迪吉,從逆兇”,其中“迪”意為“道”(即遵循正道),“吉”指吉祥。孔穎達注釋為“順道則吉,逆道則兇”。因此,“迪吉”本義表示遵循正道而獲得吉祥,後引申為吉祥、安好的祝福語,常用于問候或書信中。
構詞分析
曆史用例
總結來看,“迪吉”的核心含義與“遵循正道得吉祥”相關,是中華文化中強調道德與福報關聯的典型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原文及曆代注釋。
崩亂迸煙薜服播蕩乘釣龀髫船篷登能鍛磨二十四氣諷告芙奴傳複學關護橫倒豎卧訇殷黃旛夾城矯情飾詐駕禦家至戶到激增慨傷克伐怨欲空面柳緑花紅龍阮陸績懷橘沒身密拆民産排閑盤考跑調評比剖冤搶紅潛能荞面七松家啓舷奇珍異寶泉币羣翔驅驅衢謡燒燌沈漬蓍蔡食角飾談數詞舒筋活絡談霏特特為為挑達讬賴務施鄉僻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