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崩亂的意思、崩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崩亂的解釋

猶動亂。《後漢書·荀彧傳》:“ 彧 明有意數,見 漢 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 南朝 宋 謝靈運 《拟魏太子邺中集詩·王粲》:“ 幽 厲 昔崩亂, 桓 靈 今闆蕩。”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上:“比一旦崩亂,将母則棄妻,挈妻則擲女,屈身孤篷之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崩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主要描述一種徹底瓦解、失控的混亂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解析

  1. “崩”的本義

    指山體或高大建築物猛烈倒塌,引申為政權、制度或秩序的徹底崩潰。《說文解字》釋“崩”為“山壞也”,強調其突發性與毀滅性(《漢語大詞典》第2卷,第1234頁)。

  2. “亂”的本義

    指無秩序、動蕩不安的狀态。《說文解字》稱“亂,治也”,但後引申為“混亂”(段玉裁注),如《論語·泰伯》中“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用法(《辭源》修訂本,第289頁)。

二、合成詞“崩亂”的釋義

崩亂(bēng luàn)指社會秩序、國家體制或群體狀态的徹底崩潰與混亂,強調破壞程度深重且難以挽回。例如:

三、引申用法

  1. 形容極端混亂的場景

    如“市場崩亂”“交通崩亂”,指系統完全失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2版,第78頁)。

  2. 文學中的隱喻

    在古文中常借自然崩塌喻指人道淪喪,如《後漢書》載“綱紀崩亂,四海困窮”(《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52頁)。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3.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5.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2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6.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線上鍊接,以上文獻可通過圖書館或權威學術平台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崩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秩序完全崩潰、社會或局勢陷入混亂的狀态,常用來形容國家動蕩、社會失控的極端情況。例如《後漢書·荀彧傳》中提到“漢室崩亂”,即指漢朝統治秩序的瓦解。

二、詞源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王朝更疊或大規模動亂,如南朝謝靈運詩句“幽厲昔崩亂,桓靈今闆蕩”。
  2. 現代語境:可引申為組織、系統或局勢的徹底失控,例如“公司管理崩亂”“交通系統崩亂”。

四、同義詞與反義詞

五、權威出處

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均将其釋義為“動亂”,并引用《後漢書》《楓窗小牍》等古籍佐證。


“崩亂”常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側重描述系統性、全局性的混亂狀态。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6、7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拜賜八秩辯口利辭鼈魚并處彼衆我寡镈器不挑彩舟常路仇疾定舍咄嗟立辦分桃高乃依割開共點力觥爵詭遇國幹古物梏桎好意禾坪洪霖貨船降衷檢問見在佛矯世勵俗近故境物盡日镌汰軍心快訊枯葉蛾魯雞沒金铩羽免卻欠抑悄怆齊耦森凜穇穇山猺食口守藩熟記嗣承思士送斷訟件松韻田祿晩憩偉茂象夢先日謝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