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底肥的意思、底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底肥的解釋

[base manure;base fertilizer applied before planting] 基肥,種植作物前施的肥料

詳細解釋

即基肥。如農諺:早粳熟得早,底肥要吃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底肥(dǐ féi),又稱基肥,指在農作物播種或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其核心作用是為作物整個生長周期提供持續、穩定的養分供應,是農業生産中奠定豐産基礎的關鍵環節。

一、核心釋義與作用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底肥是“在播種或移栽前施用的肥料” 。其核心價值在于:

  1. 長效供肥:以有機肥(如廄肥、堆肥、綠肥)或緩釋性化肥為主,在土壤中緩慢分解,滿足作物中後期生長需求。
  2. 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如腐殖質促進團粒結構形成)。
  3. 促進根系發育:深層施肥引導根系下紮,提高抗逆性(如抗旱、抗倒伏) 。

二、農業實踐中的應用

  1. 施用時機:深耕整地時均勻混入耕作層(通常深度15-30厘米),确保肥料分布均勻。
  2. 用量占比:占總施肥量的60%-70%,需依據土壤肥力、作物需肥特性科學配比(例:高産水稻田常需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 。
  3. 典型配方:常用腐熟農家肥+磷鉀肥(如過磷酸鈣、草木灰),因磷鉀元素在土壤中移動性差,早施利于根系吸收。

三、與追肥的協同關系

底肥與生育期追加的追肥構成互補體系:

科學依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表明,合理施用底肥可使糧食作物增産12%-18%,同時降低生長期追肥次數,減少養分流失風險(《中國農業科學》2023年刊載數據) 。

網絡擴展解釋

底肥(又稱基肥)是農業生産中在播種或移栽前施入土壤的基礎肥料,其核心作用是為作物整個生長期提供基礎養分,同時改良土壤結構。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功能

底肥指在作物種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為遲效性有機肥或緩釋化肥。其核心功能包括:

  1. 長效供肥:通過緩慢分解持續釋放氮、磷、鉀及微量元素,滿足作物持續需求
  2. 土壤改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透氣保水性,調節pH值至6.0-7.5適宜範圍
  3. 微生物激活: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促進有益菌群繁殖

二、施用方式

根據作物類型和土壤條件,主要采用三種方法:

  1. 點施:移栽時在種植穴底部施肥,適合單株作物
  2. 溝施:沿種植溝施肥,適用于條播作物
  3. 片施:整地時均勻撒施,適合密植作物

三、選肥原則

四、注意事項

  1. 施用量占作物總需肥量60%-70%
  2. 需深施15-20cm土層,避免養分流失
  3. 與追肥配合使用,底肥管全年基礎,追肥補關鍵期需求

數據來源:綜合農業農村部技術規範及多省農科院試驗數據,建議具體操作時結合當地土壤檢測結果調整方案。

别人正在浏覽...

愛河百廢俱興報說璧彩補置倡首癡嬾傳柑唇敝舌腐大折厄陳法馬反求諸己馮歡铗服馴鋼鏰兒觀聽鴻龍冱霜虎嘯龍吟夾持簡闆季代旌旗蔽日極沈絶經康複醫學嵁絶刊落口服梁颍留戀不舍六爻盲廢馬柱汨羅名氣男孩餒虎拟論前韻耆崛侵渎親體鵲術榕迳如膠如漆三二少甚麼鼠盜狗竊豎刁說骖馊飯探摸通狀退走問頭毋望響蔔蕭拆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