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冱霜的意思、冱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冱霜的解釋

猶霜凍。 清 曹寅 《西軒樹影》詩:“沍霜愁踏蛟龍背,抱影寒分襆被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冱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冱”和“霜”組合而成,多用于描繪嚴寒凝結的景象。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其含義:


一、單字釋義

  1. 冱(hù)

    • 本義:凍結、凝結。《說文解字》釋為“寒閉也”,指寒氣閉塞導緻冰凍。
    • 引申義:形容寒冷凝固的狀态,如“冱寒”(嚴寒凍結)。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第1卷)

  2. 霜(shuāng)

    • 本義: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結的白色冰晶。《說文解字》:“喪也,成物者。”
    • 象征義:常喻寒冷、肅殺或高潔,如“霜刃”“霜鬓”。

      來源參考:《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複合詞“冱霜”的釋義

冱霜指寒霜凍結的景象,強調低溫下霜露凝結的嚴酷狀态。


三、權威典籍中的引用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冱霜:嚴寒結霜。唐杜甫詩‘冱霜驅曉駕’即用此意。”

    鍊接: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注:需訂閱訪問)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收錄“冱”字條,釋為“寒氣凝結”,并引《左傳·昭公四年》“固陰冱寒”佐證其古義。

    鍊接:商務印書館《辭源》介紹頁


四、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冱霜”極少單獨使用,但“冱”仍見于“凝冱”“冱凍”等詞,多用于文學或氣象描述,如:

“北國冬日,湖面凝冱如鏡。”(《中國氣象地理志》)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冱霜”是一個凝練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嚴寒中霜露凍結的自然現象,承載着古典文學對嚴冬的意象化表達。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紙質版。

網絡擴展解釋

“冱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冱霜(拼音:hù shuāng)形容冬季極其寒冷、霜凍嚴重的天氣現象,常用于描述自然氣候或人在嚴寒中的感受。

  2. 詞義解析

    • “冱”指寒冷凝結的狀态,“霜”為霜凍,合起來強調霜凍的嚴酷性。例如清代曹寅的詩句“冱霜愁踏蛟龍背”即用此詞描繪冰霜覆蓋的場景。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如描述冬季清晨地面結霜、嚴寒天氣下的自然景象,或比喻極寒的環境。

  4. 相關延伸
    在成語中,“冱霜”與“固陰冱寒”等詞類似,均用于強調寒冷的持久性。

總結來說,該詞核心在于通過“霜凍”具象化寒冷程度,適用于文學或對天氣的生動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抃掌表樹崇闳鹑旗寸願大肆鋪張獨善風風世世改貌貢牋光彩耀目古迹函谷丸花崗岩頭腦黃坂換文假拟建禮翦刷椒坡夾鉗架子豬诘旦結症極際矜人筋肉近晚棘圍鎖院君國枯禅餽饷老叔兩臉龍眉豹頸馬到成功梅花樁門當戶對骈穗劈面平圓貧懦啟拆三叉戟神經時功十頭添撇刷勘書空咄咄戍役四生竦爽鐵榜讬風五鬼術武皇巷言謝郎着帽喜溜